
《中药食疗膳食方:补益食物 肉食类---牛肉》
前面我们科普了常见的主食和蔬菜,今天小任继续为大家推送肿瘤患者的中医膳食科普。按《黄帝内经》中医养生学“五畜为益“的观念,我们近今天讲讲牛肉。
牛肉《名医别录》)
【性味归经】黄牛肉味甘,性温;水牛肉味甘,性凉。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屋,虚损赢瘦,消满。脾弱不运,食少,痞积,水肿,腰膝酸软等。
【应用举例】
1. 牛肉脯:牛肉25kg,胡椒25g,荜茇25g,陈皮10g,草果10g,砂仁10g,高良姜10g,生姜汁30ml,葱汁10ml,盐200g,同肉拌匀,腌2日,焙干成脯,食之。主治脾胃久冷,不思饮食。
2. 返本汤:牛腱肉250g,山药200g,莲子(去心)30g,茯苓30g,小茴香15g,大枣10枚,小火炖至牛肉烂熟即可。主治诸虚百损。
【用法】煮熟,煎汤。
【注意】黄牛肉性温,能补气,“与黄芪同功”; 水牛肉性冷,能安胎补血。
【参考】牛肉中的铁是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牛肉富含肉毒碱和肌氨酸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有作用;牛肉中的维生素B6,可帮人体增强免疫力,促进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合成;牛肉中脂肪含量低,但却富含亚油酸,有降胆固醇的作用。
附:牛肚
即牛胃,又名牛百叶。味甘、性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胃,解毒。主治病后虚羸,气血不足,消渴,风眩。
牛肝
味甘、性平,归肝经,养血,补肝,明目。主治血虚萎黄,虚劳羸瘦,青盲雀目。如《圣惠方》中以黄牛肝、土瓜根、羚羊角等配成牛肝散治疗青盲积年不愈之症。牛肝中的维生素A具有维持正常生长和生殖机能、维持正常视力防止眼睛干涩疲劳、维持皮肤健康的作用;牛肝中的维生素B,对补充机体重要的辅酶,完成机体对一些有毒成分的去毒有重要作用;牛肝中还具有一般肉类食品不含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硒,有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抗氧化、防衰老、抗肿瘤的作用;牛肝中的铁是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可以防治缺铁性贫血;但牛肝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及血高的人忌食。
牛筋
为牛的蹄筋,味甘性平,补肝强筋,益气力,续绝伤。主治虚劳、脚痿软。牛筋为低胆固醇食品,但所含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属不完全蛋白质,不能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牛筋中的胶原蛋白能使细胞变得丰满,减少皱纹、增强皮肤弹性。
小任医生的话:牛肉作为补益气血的优质蛋白来源,如果烹饪不得当,容易造成不消化、腹胀等情况,可以加入适量的陈皮和山楂,让牛肉比较容易熟烂。另外牛肉作为某些皮肤疾病的“发物”,是建议减少食用的。
小任医生的每次公益科普,都希望能帮助黑暗中行走的您,为您带去温暖和光亮。
任亚冰主治医师简介:医学硕士,博士在读。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就职于深圳市肿瘤医院中医科,从事肿瘤专业9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肝癌、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以及肿瘤治疗过程中副作用处理,对抗肿瘤治疗中皮肤粘膜损害如手足综合征、盆腔术后淋巴囊肿、胃肠道反应、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有治疗经验,并得到广泛认可。参与编写省级专著1本,参与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一项。
出诊时间:
周二、周三上午,中医门诊。
周四下午:中西医结合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