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患者:”忌口“与“发物“
作为长期与肿瘤疾病抗争的患者和家属,相信对“发物”这个词一点儿也不陌生,特别在进行手术、放化疗的时候,“发物”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看病时候医生(特别是中医科医生)经常交代“不能吃某种发物”。亲戚朋友探望的时候,会好心提醒”公鸡和鹅不能吃...,很发的。“
我在临床工作中常常被问到”海鲜能否吃?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可以多吃“等问题,今天我把问题串联一起科普下。那么我们本着探求事实真相的态度,理论探究一下究竟什么是“发物”呢?什么情况下需要忌口呢?肿瘤的患者本身伴随肿瘤消耗、胃口不佳,营养风险会比常规人高,“如果这也不让吃,那也不让吃,岂不是营养不良了?”
1. 我们先谈谈何为忌口吧!
在秦汉时期,特别是《黄帝内经》的成书,奠定了中医忌口的理论基础;魏晋时期积累了大量的忌口知识;中医忌口思想产生的背景非常复杂,包括原始农业生活经验的积累,也包含传统中医药理论的阐发,还受到哲学、宗教学说的影响。
参照《黄帝内经》的记载,忌口的等级有“禁”、“无食”、“无多食”的不同, 广义忌口的内涵是根据所患疾病,服药及其他治疗方式,个人体质、性别、年龄、生理期、天时、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因素,不服用、节制服用、或停止服用某些食物,以避免其降低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不利于病情或引发新的疾患,加剧人体阴阳之偏,损害健康,因而设计的一套食物禁忌规则。可见中医忌口具有个体性和动态性特点,需要综合考虑人的疾病、所服药物、体质、年龄、性别、生理期、以及天时和地理条件,遵守因病忌口、辨证忌口、因人忌口、因时忌口、因地忌口等原则。
由此可见,忌口是个体化、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热性体质和寒性体质的人对忌口的食物是不太相同的,普通人群与肿瘤患者忌口内容也不尽相同。
2. 何为发物?
“发物”最早记载于《普济方》:“口疮、历节风等忌发物”,清代的《外科心法要诀》也提到“生疮者当戒劳动,发物,其证可愈,否则难痊”。发物的概念比较模糊,广义的发物是指在患病过程中、疾病后康复期间、或者疾病愈后,进食的食物如果会加重病情、不利于疾病恢复或导致旧病复发等,都可以认为是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发物的定义和内涵并没有统一的说法,从中医学角度看,“发物”就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或者加重已经患有疾病的食物。
清代王世雄所著《随息居饮食谱》中关于发物食物的记载,将发物分为以下几类如:动火发物、动风发物、助湿发物、积冷发物、动气发物等。
①动火发物
烟、酒、葱、蒜、姜、韭、芥、椒、羊肉、狗肉及卤制食品、煎炒、油炸之品。这类食物多具辛热燥烈之性,能助热动火、伤津动液。不适用于:素体热盛,阴虚火旺的患者或者市民,选择饮食的时候,可作为参考少吃。
②动风发物
如鱼、虾、蟹、贝、猪头肉、鸡肉、鹅肉、牛乳、鸡蛋、蘑菇、木耳、茄子等。这类食物多具有多升发、散气、火热之性,不适用于:荨麻疹、湿疹、中风、过敏等,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吃完海鲜导致荨麻疹湿疹加重的,吃完牛肉神经性皮炎爆发的等,大家可根据自身情况,参考食用。
③助湿发物
如大枣、粘滞米面食物、肥肉及甘甜滋腻诸物。这类食物多具胶着黏滯、肥甘涩腻之性,容易助痰生湿,如果咳嗽有痰的患者,我们不建议去吃太多甜食以及糯米等粘滞之品。
④积冷发物
如冬瓜、四季豆、冬寒菜、苋菜、莴笋、柿子、螃蟹等,这类食物多具寒凉之性,容易伤人体内阳气,不适用于:素体阳虚及寒证的患者。如您经常畏寒怕风,平时比别人手脚冰冷,属于阳虚体质,我们建议您少吃以上果蔬。
⑤动气发物(胃肠积气)
如豆类、薯类、油腻食品、油糕、荞面、莜面、芡实、芋头、红薯等。这类食物容易产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胀、没胃口等症状。不适用于:脾胃虚弱者。一般来说,杂粮因其升糖指数(GI)较低,是糖尿病患者及减脂患者的优质主食,但是对于肿瘤病友,特别是脾胃较虚弱的放化疗阶段的肿瘤患者,我们也要酌情减量对粗粮的摄入,减轻胃肠道消化负担。
经过理论学习,我们发现忌口与发物有些概念是重叠的,与理论相比,我们更相信临床医生的经验,忌口的理论在中医皮肤科很常见,医生常常对荨麻疹的患者交代,少吃海鲜等发物,神经性皮炎的患者不能吃太多牛肉等发物,湿疹的患者不要高蛋白饮食,并且避免热水刺激皮肤等等。我们临床中对于发物的定义,是要专业医师进行体质辨识后,”量身定做“去界定哪些食物不宜多吃的。
3.肿瘤患者可以吃牛羊肉,鸡鸭鹅,鱼虾蟹吗?
肿瘤患者一方面面临着高风险的营养不良风险,主要是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以及肿瘤消耗引起的;另一方面,出于对病情的不了解或者对复发转移的恐惧,家属或者患者拒绝吃动物性蛋白(鸡蛋、鸡鸭鱼肉、牛羊肉等),认为这些是发物。
在此,我们提醒患者和家属朋友,饮食忌宜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最好咨询专科医师),特别是患者的体质和疾病情况,不能一概以发物论之,过度忌口可造成患者生活中的不便与营养饮食失衡。临床灵活运用葱姜蒜鸡鸭鱼等发物,顺其性,辨证用膳,所谓发物也可能成为养生保健之食疗妙品。
”说点实在的,肿瘤患者可以吃点啥又有营养,又不是发物的食物呢?“
小任医生的建议是,啥都可以吃,啥都不要过量。个别皮肤过敏急性期的,需要略微限制一下高蛋白。其他的鱼虾蟹鸡鸭鹅,只要配伍得当,可以用膳食中的佐料去搭配,减其毒性,发挥其滋补之性,岂不美哉?这也是中医食物药物”相生相克,相畏相杀“的理论体现。
举个例子,有患者吃海鲜过敏,我们可以食用生姜、紫苏等解鱼虾蟹的腥气。又比如我们吃完糯米汤圆和蛋糕非常油腻,可以喝杯绿茶解解腻。再比如,我们煲老鸭汤,担心体寒,可以加入山药红枣一起中和。只要应用得当,把握剂量,葱姜蒜辣椒作为发物,可以吃,鱼虾蟹,可以吃,牛羊肉,可以吃。
我们不必过度恐慌,要科学生活。发物与忌口的科普是为了给患者以铠甲,去避开可能引起病情变化的食物,而不应该成为您的:“软肋”-----这不能吃那不能吃。真正的中医应该是兼容并包及润物无声。性格谨慎的患者朋友,可在医师指导下,了解自身体质,去筛除”发物“进行忌口。我经常对我可爱的患者说的一句话就是”啥都可以吃,你吃啥舒服,就多吃;吃完不舒服,就证明食物不适合你,可以少吃。“与天地相处、与人相处,莫不如此。
小任医生的每次公益科普,都希望能帮助黑暗中行走的您,为您带去温暖和光亮。
任亚冰主治医师简介:医学硕士,博士在读。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深圳市肿瘤医院中医科,从事肿瘤专业9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肝癌、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以及肿瘤治疗过程中副作用处理,对抗肿瘤治疗中皮肤粘膜损害如手足综合征、盆腔术后淋巴囊肿、胃肠道反应、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有治疗经验,并得到广泛认可。参与编写省级专著1本,参与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一项。
出诊时间:
周二、周三上午,中医门诊。
周四下午:中西医结合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