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科普:《什么是肿瘤,什么是癌症》

任亚冰医生 发布于2023-04-18 12:11 阅读量16699

本文由任亚冰原创

1.“作为肿瘤宣传周的热心群众,我想了解以下,啥是肿瘤,啥是癌症,听着都挺可怕的,这俩是一回事儿不?”

    好的,我们接下来为大家科普一下,何为肿瘤、何为癌症。

    肿瘤就是一群“疯狂生长”的细胞。曾有人说,人身体上,除了头发和指甲等附属器官不长肿瘤,其他任何部位都能长肿瘤。



    我们从专业角度讲,良性和恶性肿瘤可以从多个方面区分,这两种性质的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如生长速度、生长方式等,以及对机体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从根本上区分良、恶性肿瘤还需依赖组织病理检查,判断组织类型与细胞类型。

(1)、生物学行为:一般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呈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不发生转移。恶性肿瘤生长较快,也可称外生性生长,常伴有基底部浸润,可形成恶性溃疡,还可通过血性转移、淋巴转移以及直接蔓延等多种途径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点;


(2)、影响:良性肿瘤影响相对较小,主要表现为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严重程度与肿瘤部位、大小和继发变化相关,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预后较好。而恶性肿瘤除引起压迫、阻塞表现外,还会造成原发病灶以及转移部位出现溃疡、出血、穿孔等,浸润并破坏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对机体影响严重,治疗相对困难,除手术外还需行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可影响寿命;

(3)、组织病理:良性肿瘤分化好,异型性小,无或仅有少量核分裂象,没有病理性核分裂象。而恶性肿瘤分化不良或未分化,异型性大,可见病理性和核分裂象。


2.“医生,每个字我都认识,但是句子组合在一起,我就不理解,您能说点接地气的人话吗?”

      “肿瘤等于癌症吗?


一般情况下,“癌症”与“肿瘤”两个词可以互相通用。但其实这两个词还是有一些区别。因为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之为癌,如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而白血病和来源于骨、肌肉等间叶组织的肉瘤虽然在恶性肿瘤之列,却不叫癌症,所以恶性肿瘤 = 癌症+肉瘤+血癌。简而言之,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恶性肿瘤就是癌症的一种。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组织细胞病理结果,确定肿是良性还是恶性。


3.总算把肿瘤良恶性弄明白了,肿瘤的诱因是啥?”

        

   凡是能诱发癌症的物质均被称为致癌物质,常见的致癌物质大致归为化学、物理、生物三大类。


等等,不是这个物理化学生物。。。说的是致病因素,不是学科



(1)、常见的化学致癌物主要包括:黄曲霉素、亚硝胺类化合物及烟草中的一氧化碳、尼古丁、烟焦油、烟草亚硝胺等。





(2)、常见的物理致癌因素主要包括电离辐射、紫外线、热辐射等,大约5%的恶性肿瘤是由放射线所致。


(3)、常见的生物致癌因素包括真菌、病毒、寄生虫、细菌等。目前已明确有传染能力的乙肝病毒(与肝癌相关)、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相关)、EB病毒(与鼻咽癌相关)这三类病毒和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相关)与癌症发生发展相关。

  饮用水、食品污染也会致癌。霉变的大米、玉米、花生等各种粮食中含有致癌能力非常强的黄曲霉毒素,能够促进肝癌的发生

另外,不良生活习惯可以致癌

比如长期进食富含饱和脂肪酸食物而缺少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可诱发肠癌、食管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增加患子宫内膜癌、膀胱癌、甲状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性。

  习惯吃烟熏、腌制加工、烘烤食品的人群,食管癌和胃癌的风险增加。 

4.“听君一席话,我还能愉快地撸串吗?”

    串串当然可以吃,不要当饭吃。离开剂量和频次去谈危害就是耍流氓,偶尔跟朋友去放松我们鼓励合理饮食,并不是绝对的忌口和禁正常食欲,人类爬到食物链的顶端本来也不是为了只吃草。。。

    意犹未尽,本次科普先say goodbye,下次我再跟大家科普具体的肿瘤的预防及筛查。小任医生免费科普,希望带给大家轻松愉快的抗肿瘤知识,让您加深印象的同时,也规避了很多不良的个生活方式。我们呼吁大家,呼吁社会重视肿瘤预防和筛查,防病于未然。



    任亚冰主治医师简介

医学硕士,博士在读。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深圳市肿瘤医院中医科,从事肿瘤专业9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肝癌、肠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以及肿瘤治疗过程中副作用处理,对抗肿瘤治疗中皮肤粘膜损害如手足综合征、盆腔术后淋巴囊肿、胃肠道反应、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有治疗经验,并得到广泛认可。参与编写省级专著1本,参与发明专利1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篇,主持省级科研课题一项。

出诊时间:

周二、周三上午,中医门诊。

周四下午:中西医结合门诊。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