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矮油,得了肝癌,医生让吃了靶向药物,刚吃了俩礼拜
手掌心足底红斑,伴脱皮,干裂,还有略微瘙痒、疼痛,是不是天气太热鞋子挤脚,脚气犯啦?
快快快,用***
擦一擦,喷一喷。
不!!!
不要掉以轻心,手足的红斑、脱皮等症状,可能是靶向药物引起的手足皮肤反应
不要认为单纯只是足癣(脚气),脚气不会影响肿瘤治疗,
手足皮肤反应进一步发展,可能要暂停抗肿瘤治疗的哦。
靶向药物引起的手足皮肤反应
没当回事,后面越来越严重,影响我走道儿了
2月9日,患肝癌的市民甘先生(化名)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12mg治疗2周后,出现了手掌、前胸后背、足底多处的红斑,有略微的瘙痒感,未在意。
再过几日手掌指关节出现了干裂、溃破,疼痛,影响手指抓握。 手足底的红斑慢慢变为水疱,且出现了皮肤增厚(过度角化),伴疼痛,影响行走。见日常生活受影响,在家服用靶向药物的甘先生就来到了医院就诊。
医生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发现,甘先生并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在肝癌抗肿瘤治疗阶段未服用其他药物,经过进一步排查,考虑为仑伐替尼引起的手足皮肤反应(HFSR)。
如果使用靶向药物期间,出现了手足皮肤反应,
正确的处置方式应该是什么呢?
在抗肿瘤的道路上,我们通常使用多种方法与肿瘤斗争,除了手术、放疗、化疗外,目前靶向、免疫治疗也是有效的治疗方式。在肿瘤治疗中,常见的引起手足皮肤及粘膜不良反应的药物及表现,我们做简单列举:
紫杉醇、奥沙利铂等化疗药物会引起皮肤及指甲色素沉着,手指、足趾远端麻木感,影响抓握,叫周围神经病变;
化疗药卡培他滨、替吉奥等,引起手足红斑、角化等,叫手足综合征;
分子靶向药物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吉非替尼、奥西替尼、西妥昔单抗,以及多激酶抑制剂MKI如仑伐替尼、索拉非尼、瑞格非尼等引起的手足皮肤红斑、水疱、过度角化,伴有关节干裂,疼痛等,叫手足皮肤反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替雷丽珠单抗、帕博丽珠单抗、信迪利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引起的全身皮肤红斑、水疱等,叫手足皮肤不良事件;
放射后的皮肤表面红斑、灼热、溃烂等,称为放射性皮炎。
言归正传,我吃了仑伐替尼,为啥长皮疹?咋办?
仑伐替尼(以及瑞格非尼、索拉非尼、安罗替尼等)为多靶点激酶抑制剂, 一般情况下,手足皮肤反应多于开始服用靶向药物后的6周内出现。位于创伤或摩擦区域,表现为带有水疱和角化过度的触痛病变,并伴有红斑晕圈等,皮肤不良反应症状类似银屑病样炎症改变。这种反应主要是由于这些靶向药物的抗血管生成特性,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炎症通路相关。
当我们手足开始出现红斑、皮疹等改变,基本是1-2级不良反应,不影响我们的肿瘤治疗。如果伴皲裂、角化过度,我们可以自行使用尿素软膏、维生素E软膏外擦,并使用保鲜膜封包。以保护手足的角质层不受损伤。
如果红斑面积增大,并且出现手足活动受限,一般为3级以上,我们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经肿瘤专科医师评估,药物剂量是否需要减量,以及是否需要停用抗肿瘤治疗。一般我们推荐,除使用尿素软膏、抗生素软膏外,配合使用中医的“独门绝技”---中药外洗浸泡,对控制皮疹进一步发展,完成抗肿瘤治疗,都有积极帮助。
今日话题互动
#抗肿瘤治疗中,您的皮肤有什么改变,您是怎么处理的?#
欢迎评论区留言~
有用就点个“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