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性肿瘤(四):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

徐林医生 发布于2025-03-31 21:36 阅读量289

本文由徐林原创

    IPMN可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及混合型,具有明显异质性及恶变潜能,其中主胰管型及混合型的恶变率高达61.6%,分支胰管型的恶变率则相对较低,随时间进展恶变的发生风险增高,5年的恶变发生率为3% ,而15年则可达到15%。

    对于主胰管型及混合型IPMN,国内外指南较为统一,均建议手术切除;

《2023年国际胰腺病协会京都指南: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管理》意见要点:

(手术指征)高危征象(HRS包括(1)胰头囊性病变患者的梗阻性黄疸,(2)强化的壁结节≥5 mm或实性成分,(3)主胰管直径扩张≥10 mm,或(4)细胞学检查结果可疑或阳性。

相对手术指征担忧特征WF包括(1)急性胰腺炎,(2)血清CA19-9水平升高,(3)过去1 年内新发或急性加重的糖尿病,(4)囊肿直径≥30 mm,(5)强化的壁结节<5 mm,(6)囊壁增厚/强化(壁厚>2.5mm),(7)主胰管直径≥5 mm且<10 mm,(8)胰管口径不连贯性改变伴远端胰腺萎缩,(9)淋巴结病,(10)囊肿直径增长速度≥2. 5 mm/年。其中(3)和(10)为新增因素。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