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生在检查完都会让医嘱:“好好刷牙,多护理自己的口腔”说起口腔护理,很多人都能讲出“饭后要漱口,早晚要刷牙”之类的护齿的口头禅,但有时念着要”睡前刷牙“,却基于种种理由“时间太晚了”、“今天太累了”、“少刷一天也没事”……而倒头大睡。
“睡前刷牙”就像一首催眠曲,念着念着就跑去跟周公下棋了。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懒癌“发作了呗。
进食后会有食物残渣留在牙缝中,成为细菌的培养皿,而晚上睡觉的时候,可以杀灭细菌的唾液分泌会减少,口腔中的细菌趁虚而入,大量滋生,就容易引起蛀牙或牙周炎。
睡前不刷牙对身体的危害有很多,不仅会引起牙周病、龋病等口腔疾病,还会引起其他全身疾病。危害不仅止于此,睡觉前不刷牙所引起的口腔不洁还是感冒、肺炎、心脏病等疾病的诱因。
具体危害:
1、牙周病、龋病
人在睡眠的过程中,作为杀灭细菌中坚力量的唾液,分泌量会大大减少。偶尔一次的不刷牙,可能就会让口腔细菌乘虚而入,大大增加了患龋病和牙周病的风险。而长期的晚间不刷牙,会导致口腔内微生物超标,容易导致牙痛、口臭等症状。
2、肺炎
因口腔问题而感染肺部疾病,这听起来或许不可思议。但其实这种现象常发生于65岁的老人和卧病在床的慢性病人身上。口腔滋生的细菌随着唾液和食物残渣进入人体内,而老人咳嗽的反射能力较低,病菌会在肺部滞留两到三天,从而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肺脓疡、肺积水,严重的还会引起并发败血症。
3、心脏病
有研究发现,从来不刷牙或很少刷牙与每天刷两次相比,患心脏病的几率竟高达70%。牙菌斑堆积会导致牙龈炎,从而使机体的免疫机制做出反应,表现为白细胞增多,而这是诱发心脏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4、老年痴呆
有牙病或者牙齿掉落的老年人记忆力也比较差,而且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症。
晚上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抵抗病菌的能力下降,更容易导致蛀牙、牙周病,而且晚上口腔是封闭的,食物在缺氧的条件下酵解,为厌氧性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繁殖条件。从这几点来看,晚上刷牙比早上更重要,如果有条件,三餐后都应该刷牙。
大家还敢犯“懒癌”吗?晚间刷牙固然重要,但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更重要哦~
刷牙是要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最好是将全口牙按照上下左右分成若干区域,按照一定的顺序刷洗,如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使唇(颊)面,舌(腭)面及咬合面都能刷到不至于遗漏,面面俱到,重复几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
刷牙的正确方式:
第一步,牙刷倾斜45度,对准牙齿和牙龈交接的地方,来回水平移动,2—3颗牙为一组。
第二步,刷牙齿内侧,2—3颗牙为一组。
第三步,门牙内侧比较难刷,由于位置狭窄,牙刷要竖放,从牙龈刷向牙冠。
第四步,刷表面的咀嚼部位,来回移动。
睡前刷比早晨刷更重要,不仅可清除口腔积物,并且有利于保护牙齿,有助于安稳入睡,还能预防各种全身疾病。
版权说明:图文摘自网络,仅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