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期,会有很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牙齿矫正的一些问题,大多在听到需要拔牙的时候,都会觉得,需要吗?有这么严重吗?很多孩子的家长会觉得,费了好大劲长出来的牙齿,却要拔掉!?
为什么要拔牙?
矫正是不是一定要拔牙啊?其实矫正不一定要拔牙,但是如果你是牙齿拥挤、龅牙等问题的就很直观的需要拔牙了,大数据表明,有50%的人在矫正时,需要进行拔牙,具体也是根据你口腔牙齿的情况,由医生来确定拔几颗,而拔牙的目的在于:
(1) 利用拔牙间隙排齐拥挤的牙齿。拥挤度在II-III度的患者拔牙的可能性较大。
(2) 利用拔牙间隙将前牙内收,改善牙弓突度,改善面型。比如有的人嘴唇比较前突,经过拔牙矫正后嘴唇的突度会变小,面型变的更加美观。
(3) 利用拔牙间隙调整后牙咬合关系,使得后牙尖窝交错,咬合接触面积最大,达到最佳的咀嚼效率。
正畸最大的亮点
根据历史上的临床数据表明,世界的正畸医生对拔牙问题,总结出,有严重拥挤、突牙的病人,拔牙不仅会对牙齿排列有很好的效果,而且正畸过程中突出的牙齿回收了,患者的面型及面部美观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那么我们牙齿矫正会出现的常见的一些问题,具体是涉及到牙齿的那些问题呢?
答:牙体、牙根、牙槽骨等方面
1、矫正过程中,因为会进行轻微的移动,牙齿会出现一些问题,松动或者不舒服,而牙齿矫正就是把以这种方式把牙齿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而矫正过程,除了移动的牙齿,周围也会引起轻微的反应或者是轻微的变化,还有需要注意的是:矫正力控制不到位,大了,时间控制长度也不到位,这些因素是引起牙根吸收、牙齿松动等问题,不过别怕,在结束后这些问题都会慢慢调整稳定,牙齿松动的感觉也会消失的。
2、矫正过程中,也会出现牙髓炎。因为矫正中肯定会有一定的矫正力存在,牙根尖部的血管会收到轻微的压力,牙髓组织会出现轻度的充血,牙齿敏感程度会加强,牙髓的活力也会下降,这问题也是需要在矫正结束后,都会慢慢的恢复,进而消失。
3、牙齿矫正中,口腔的卫生也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口腔卫生保持不当,会出现釉质脱矿和牙周组织炎症。因为在矫正器械粘接在牙齿上,部分位置的清理是非常难的,而这些清理不到的位置,会有食物残渣,形成菌斑。所以在矫正过程中,如果不及时清除食物残留物,且自身又是对口腔卫生不是很上心的,很简单就会发展为牙周炎。
矫正过程中,这几个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听医嘱。
矫正牙齿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情况下,矫正需要一年半到两年左右。一般儿童比成人要快一些,拔牙治疗比不拔牙治疗时间要长一些。复杂的错和畸形比简单的错和畸形治疗时间要长。骨骼畸形比单纯牙性畸形的矫治时间要长一些。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治疗时间上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矫正完成后,一般需戴用保持器大约一年半。那么肯定会有人问,矫正完成后为什么还要戴这么久的保持器呢?
这里就得说下:矫治后复发
这也是很多患者及患者家长担心的问题,治疗将近结束后,医生都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作保持器,以保持所得的矫治效果,只要坚持佩戴,一般是不会复发的。
不戴保持器为什么会复发吗?
矫治后复发的原因主要为:
(1)面部肌力平衡的最终改建未完成
牙颌畸形的形成过程中,肌系统的许多组织产生了与畸形相适应的肌动力平衡。畸形形态矫治完成往往先于功能和动力的改造,新的形态还可能受到旧动力平衡的影响,呈不稳定状态导致复发。
(2)牙齿周围肌纤维张力未恢复平衡
牙颌畸形矫治后,牙周间隙增宽和牙周纤维扭转是正常的,在它们还未建立新的平衡前,牙在新的位置上是不稳定的,尤其是扭转牙,必须保持牙龈结缔组织和牙周膜纤维的张力直到建立新的平衡。
(3) 口腔不良习惯未破除
不良习惯会导致异常的肌肉动力平衡,是错颌畸形的重要致病因素。如果矫治后原有的口腔不良习惯依然存在,就可能引起复发。
(4)上下牙齿咬合尚未平衡
牙的咬合关系是牙在新位置上稳定的最强有力的因素。新的咬合状态需经过不断的牙齿磨耗或人工调磨,才能达到牙尖斜面间良好的接触关系。在其自行调整过程中,牙齿畸形有复发的倾向。
(5)智齿的萌出
智齿(第三磨牙)前倾和水平阻生有向前推压之力,可导致畸形复发。这个情况是发生在未长出智齿的。
(6)生长型的影响
不同的个体有其特定的生长趋势,这种趋势即为生长型。在恒牙列早期进行矫治的患者,当治疗结束时,仍处于生长发育期,颌骨依然按照原来的方式生长,这种生长型的延续造成矫治结果的不稳定。
矫正拔牙:拔牙不是目的,医生并非为了拔牙 而拔牙,良好的正畸效果才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