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牙周的治疗会根据患者身体的情况,进行针对治疗。
那么什么是特殊人群呢:指的是有身体上的相关疾病患者,而在患有其他疾病的同时,口腔也出现了牙周炎等问题的时候,在治疗的时候会根据具体的身体情况进行调整治疗的计划及方式方法。那么到底有多少种呢?今天就大家科普下以下几种:
1、女性患者牙周炎的治疗
1)青春期的女性
青春期的女性好发青春期龈炎,一方面由于此年龄段的孩子不易坚持良好的刷牙习惯,导致菌斑、软垢堆积;另一方面在青春期的女性,性激素变化明显,使牙龈对局部刺激物产生明显的炎症反应。对此类患者,首先做洁治术清除局部刺激因素,培养良好的刷牙习惯和口腔卫生习惯。牙周基础治疗即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治疗完成后应定期复查,强化口腔卫生习惯,以防止复发。对个别牙龈严重增生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控制炎症后,可考虑牙手术修正牙外形;但是如果患者不能很好的刷牙和控制菌斑,牙跟炎症和增生易于复发。
2)孕妇在妊娠期牙龈炎的预防和治疗
孕妇因黄体酮水平升高,使牙毛细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加,牙眼内炎症细胞和液体渗出量增多,使其原有的牙眼炎症加重,牙跟明显红肿、甚至成瘤样改变,形成妊娠期跟炎或妊娠瘤。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妊娠妇女罹患严重的牙周炎症,可能是孕妇分娩产生早产、低体重儿的一个高危因素。因此对育龄妇女进行口腔保健的宣传,强调在孕前治疗牙周病显得尤为重要。
妊娠期炎的治疗应选择在妊娠期的4~6个月进行,妊娠期的前3个月是婴儿胚胎形成的关键时期,妊娠期的后3个月因孕妇体态臃肿不易长时间仰卧,均不适于进行牙周治疗,妇妊娠后期的牙周治疗还有引起早产的危险。对妊娠期妇女牙周炎症的治疗,主要是强化口腔卫生、消除菌斑,控制牙周炎症,进行简单的洁治和刮治治疗。完善的牙周治疗和牙周手术应在分娩后进行。在治疗中尽量避免拍摄牙片,如需使用抗生素应征得妇产科医师的同意。
对妊娠瘤患者,如果牙周基础治疗后仍疼痛出血,严重影响进食,可行牙眼瘤切除术,但需妇产科医师的会诊和合作。
2、全身系统病患者牙周炎的治疗
1)心脑血管疾病
对过去6个月内发生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或处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状态的患者,一般不做系统性牙周治疗,可做简单的应急处理。对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治疗后功能恢复好、恢复快的患者(有时少于6个月)),可与内科医师会诊以决定系统牙周治疗的可行性。此类患者常需服用抗凝药,在牙周治疗前应进行出血倾向的检查。
对高血压患者的牙周治疗,应了解患者血压的控制情况,治疗前进行血压测量,如果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00mmHg,应告知患者,并进行简单的应急处理,建议患者控制血压后再行牙周治疗。在高血压患者的牙周治疗中,,应监控血压,并保持病人体位舒适,减少病人精神紧张,必要时可使用麻药,但应使用不含或少含肾上腺素的麻药(肾上腺素浓度≤1:100000)并控制用量。
2)糖尿病
对中老年牙周炎患者牙龈红肿重、而多发脓肿。需要考虑患有糖尿病的可能,应提前进行必要的内科检查。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还需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就诊前尽量安排在上午早餐后和服药后进行。
3)心脏手术后的患者
对缺血性心脏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脉扩张术等的患者,因患者需长期服用抗凝药物,有出血倾向。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应征得内科医师的同意,以保证患者心脏处于稳定的状态,并需检查患者的出、凝血时间,避免治疗过程中的出血。对此类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应用抗生素,应按内科医师的医嘱进行使用。
对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和有人工心脏瓣膜者,应与心内科医师会诊,明确是否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方法为阿莫西林术前1h顿服2g,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于术前1h服用阿奇霉素500mg。对带有老式心脏起搏器(单极)的患者不能进行超声波相关操作,以免干扰起搏器的功能。
3、肿瘤患者
头颈部肿瘤手术前应尽可能进行彻底的牙周治疗;术后张口受限期间应注意口腔冲洗,当组织愈合、开口度恢复至可进行口内操作时,治疗原则同普通患者。
4、凝血机制异常
对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以及重症肝病的患者,需详尽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全身情况以及既往牙周治疗中的出血情况,口腔医生和内科医师的密切合作下,谨慎进行牙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