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记号:203820 ,男,77岁,心病科,2024.12.21初诊
主诉因反应慢行走慢5年
患者女儿代诉: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应慢行走慢记忆力差,未系统治疗,刻诊反应慢、行走慢、记忆力差,少许咳嗽、无胸闷,无头痛,无倦怠, 无发热恶寒,无恶 心,纳可,无腹痛腹胀,口不苦,口不干,寐欠安,易醒,无腰痛,无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大便日1次,成形,小便淡黄夜间3次。舌嫩红苔花剥,微腻,脉沉。P80次/分 神清,精神尚可,面色红黄隐隐,形体适中,未闻及异常声音及气味。
门诊诊断:中医诊断:1、痴呆病(证型:虚实夹杂证)
西医诊断:1.脑萎缩
治 法:攻补兼施。
党参片[5g]4袋(5g) 麸炒白术[5g]2袋(5g)
黄芪[5g] 3袋(5g) 麦冬3袋(5g)
牡蛎[5g]6袋(5g) 先前 丹参[5 ]6袋(5g)
当归[5g]2袋(5s) 赤芍[5g]6袋(5g)
酒大黄[5g] 1袋(5g) 川芎[5g]6袋(6g)
泽泻[5g] 2袋(5g) 盐巴戟天[5g] 2袋(5g)
蒲公英[5g] 6袋(5g) 槐花[5]2袋(5s)
山萸肉[Eg]3袋(5) 山药[5g] 3袋(5g)
共7剂 用法:水煎服 一次用量:200ml
2024.12.28复诊:反应慢、行走慢、记忆力差,少许咳嗽、无胸闷,无头痛,无倦怠,无发热恶寒,无恶心,纳可,无腹痛腹胀,口不苦,口1不干,寐欠安,易醒,无腰痛,无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大便日1次,成形,小便淡黄夜间2-3次。守方
2025.01.07复诊:反应慢好转、行走慢、记忆力差,精气神好转,少许咳嗽、无胸闷,无头痛,无倦怠,无发热恶寒,无恶心,纳可,无腹痛腹胀,,口不苦,门不干,寐欠安,易醒,无腰痛,无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大使口1次,成形,小便淡黄夜间2-3次。守方
2025.01.15 反应慢好转、行走慢、有力,记忆力差,精气神好转,少许咳嗽、无胸闷,无头痛,无倦息,无发热恶心,纳可、无腹痛腹胀,口不苦,日不于,寐欠安,易醒,无腰痛,无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大便口1次,成形,最多,小便淡黄夜间2-3次。守方14剂
脑萎缩老年痴呆中药治疗延缓病情进展。患者可自由活动,精神旺反应较前敏捷。
老年痴呆在中医中称为痴呆,其中药治疗需要辨证论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及对应的治疗方法:
1. 肝火上扰型:
• 症状:烦躁易怒、头晕健忘、舌质红、脉弦细等,可能伴有高血压病史。
• 治疗方法:采用平肝潜阳法,可用龙胆泻肝汤、清脑降压片或杞菊地黄丸、天麻钩藤饮等加减进行治疗。
2. 痰热腑实型:
• 症状:精神淡漠、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等,可能伴有形体肥胖、舌质淡滑、脉濡细。
• 治疗方法:采用化痰清热、醒脑开窍法,可用涤痰汤、黄连温胆汤或苏合香丸等加减进行治疗。
3. 气虚血瘀型:
• 症状:精神疲惫、食少心悸、健忘失眠、舌质淡、脉细无力,或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神疲乏力等症状逐渐加重。
• 治疗方法:采用益气补阳、活血化瘀法,可用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或通窍活血汤等加减进行治疗。
4. 肾精亏虚型:
• 症状: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记忆力减退、舌质淡、脉沉细等。
• 治疗方法:采用益精补肾法,药物可选紫河车、生地、熟地、杜仲、天冬、麦冬、龟板、黄柏、茯苓、牛膝等。
5. 脾肾两虚型:
• 症状:可能包括精神疲惫、食欲不佳、心悸、形体消瘦、健忘失眠等。
• 治疗方法: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加减治疗。
6. 髓海不足型• 治疗方法:补肾填精、益髓养神,七福饮加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