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冠心病胸痛中医治疗疑难病例4

黎波医生 发布于2022-01-27 23:13 阅读量906

本文由黎波原创

非冠心病胸痛(现代技术条件下未发现相关病因)在临床中非常常见,主要体现为现代检测和检查手段难以发现患者具体的病因,因此有部分患者被归因躯体抑郁症。这种胸痛建议积极寻找中医(各地的名老中医均可,不一定非要找心内科或者心脑科-----难道是试错法?啊-不是!!)治疗,往往能够获得意外之喜。


(医生脑袋装着的胸痛鉴别,在询问的过程是必杀技!)


本案例4属于胸痛瘀血证,也是常规证治,但是对于如何判断为瘀血证,以及兼夹情况,这个确实需要深入思考。


男性,42岁,形体偏瘦,2021年初诊


该患者因胸疼痛4月,以左胸为主,阵发性,一般持续时间2-5分钟,在某大深圳医院行平板运动阴性,无运动后加重,无心慌,咽喉气滞感,紧张感,纳可,易饥饿,常反胃,口不苦,口干喜饮,腰腹酸痛,寐欠安,易醒,大便日2-3次,成形,小便淡黄夜间2次。舌质淡红苔黄微腻,脉细。


2021年行左侧疝气行微创修补术,发现高脂血症、未发现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高尿酸血症。胶囊胃镜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窦部,胃角)。


image.png

(不可对号入座,不全面!)


中医诊断:胸痛(证型:气滞血瘀证、瘀热证)。西医诊断: 胸痛


治疗原则:行气活血,佐用散热。


方药:川芎  红花 甘草 羌活 醋没药  当归 醋香附   川牛膝 地龙    燀桃仁  醋五味子  防风  乌梅   炒蒺藜银柴胡   秦艽。


7剂  用法:水煎服   一次用量:200ml 


2诊:胸疼痛减轻,气短、咽喉气滞感消失,昨日呃逆1次,纳可,易饥饿,反胃,口不苦,口干喜饮,腰腹酸痛,寐欠安,易醒,大便日2-3次,成形,小便淡黄夜间3次。舌质淡红苔黄,脉细。


治疗好转,转用调肝行血,佐清热。防止攻伐太过。


方药:茵陈  白鲜皮 桔梗 柴胡 赤芍  川芎 红花    甘草  白芍  当归 川牛膝 燀桃仁 麸炒枳实。


7剂  用法:水煎服   一次用量:200ml 


3诊  胸疼痛发作无规律,气短以及咽喉气滞感消失,无呃逆发作,纳可,腹胀,口不苦,口干喜饮,腰腹酸痛,寐欠安,易醒,但添见 腹痛后大便日5次,稀软,小便淡黄夜间3次。舌质淡红苔白腻,脉细


证变为湿热证(这里需要与寒湿鉴别,其本热也)。治法也变:


方药: 紫苏叶   陈皮 白芷  姜厚朴  法半夏  白术 茯苓   桔梗 甘草 广藿香 大腹皮  滑石 淡竹叶  茵陈 连翘。7剂  用法:水煎服   一次用量:200ml 


(这些鉴别要点仅供参考!注意还有表里之别!)


4诊  胸疼痛即消失,偶然快走时胸部紧束感,开车时容易倦怠,无呃逆发作,纳可,左下腹胀,口不苦,口干喜饮,腰腹酸痛好转,寐转安,大便日2-3次,成形,小便淡黄夜间1次。舌质淡红苔稍白腻,脉弦。治疗上祛湿时强化行气。


方药:紫苏叶  陈皮 白芷 姜厚朴 法半夏  白术 茯苓   桔梗 甘草   广藿香 大腹皮    滑石 淡竹叶   茵陈 槟榔。


患者直至9诊胸痛均未发,其后均以调理脾胃而愈,纳可寐安,大便日2次,成形,小便淡黄夜间1次。舌质淡红苔微腻,脉弦。


(脾虚湿困有个特点就是不动还好、一动则困倦,局部困重或者紧束感)


按语:患者初期气滞血瘀兼瘀热,中途变化而湿热内生,其后转为脾虚湿困,调理脾胃,整个身体得到比较大逆转,胸痛消失,其他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也康复。


(申明:本文有较多专业术语,千万不要套路。欢迎针对胸痛问题咨询以及就诊!!!)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