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多个疾病缠身如何调整药物?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物质生活的充足丰富,同时并发两种疾病以上的糖脂代谢紊乱人群渐多(糖脂代谢紊乱人群最常见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冠心病或者脑梗塞或者高血压病),为了降血糖、降血脂、控制血压、缓解心绞痛、抗凝、抗血小板等改善微循环情况,往往一天需要同时服用10多种西药,有人甚至感觉把药当饭吃,不少患者深感麻烦。那有何种办法调整药物?
答案是:如果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等)难以更改或者矛盾,那需要根据治疗目的,增加中药调理,调减西药,保留最合适的药物才是最重要的。
如某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糖尿病-冠心病-脑梗-高血压-高脂血症)长期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达格列净、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钙,依折麦布、沙库巴曲缬沙坦、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降糖、降脂、降压、抗血小板等治疗,其血糖仍然波动较大,常常胸闷痛影响日常生活、头晕昏沉感,乏力容易疲倦。
在这里,可以确立治疗目的:
一是缓解胸痛发作情况;
二是控制血糖波动、调整降糖药物和减少影响血糖药物;
三是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头晕、乏力、疲倦证候。
很显然,血糖波动原因需要仔细调查,包括饮食、药物因素,根据情况可选择适当调整或者更换降糖西药,然而,部分患者即便西药降糖治疗达标,有时并不能改善胸痛、头晕昏沉感、乏力、疲倦等主观证候;胸痛需要仔细评估风险,因此,为了能够达到缓解胸痛、改善头晕昏沉感、乏力、疲倦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可选择中医药辨证调理,以便尽快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站在预防疾病的角度看,胸痛是限制和减少活动的重要症候、头晕也是老年人跌倒的高危因素,改善头晕症状也可以防止跌倒,胸痛减轻也可增加活动强度和范围,而运动和活动的改善又有利于糖尿病的改善,逐渐进入良性循环。
Z先生,男,67岁,2020.02.22日初诊,因胸闷胸痛4月,于2019.12月份在宝安某医院行冠脉造影提示左主干狭窄,病情需支架植入,但因禁忌未植入支架,伴脑梗塞再发3月(2019.12月);2型糖尿病10年余,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等,血糖波动大;高血压病2级;平素用药包括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甘精胰岛素、二甲双胍、达格列净、比索洛尔、沙库巴曲缬沙坦、复方丹参滴丸等药;
此次胸闷胸痛持续时间11小时不能缓解,伴气短,生活质量极差。
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瘀血闭阻兼有气虚。
治疗给以血府逐瘀汤加减。经过5个月的中药调理,胸闷胸痛消失,未发作,可骑自行车和日常正常生活,血糖控制已经停用胰岛素,血压控制良好,该病例属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失去支架植入时机,伴脑梗塞再发,在急性胸痛时,有禁忌未能植入支架,采用中药辨证调理治疗后基本控制各种高危因素。
作为并发多种慢性病患者,需要认识到,自己一旦属于并发多个疾病,均需要一个慢长治疗过程,纠正各种心血管风险因素,需要考虑个体的体质因素并坚持较长时间用药(无论西药或者中药调理),在治疗过程中,尚需注意可能发生新症候变化,在基本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一个动态的把握,切忌画地为牢、刻舟求剑自行守方购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