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手术治疗的健康教育

张旭桥医生 发布于2020-11-27 16:59 阅读量8078

本文由张旭桥原创

 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听力减退脖子发僵、疼痛、活动受限、肩背沉重、上肢无力、手指麻木、皮肤感觉减退等。颈椎病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神经功能症状应手术治疗。


1.术前健康教育

(1)床上排便训练:床上排便训练可防止术后因体位不习惯而致尿潴留及便秘;

(2)床上进食训练:为防止术后床上进食可能导致的呛咳或者发生窒息的危险,术前应加强患者床上卧位进食的训练;

(3)呼吸功能训练:颈椎手术后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前应加强患者呼吸功能的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有效深呼吸、有效咳嗽及吹气球练习;

(4)气管推移训练(介入手术可不进行此项训练):气管推移训练是颈前路手术准备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术前应加强指导患者进行气管推移训练。训练方法:训练者或者患者用拇指或2-4指指端顺气管侧旁,将气管、食管持续向非手术侧推移,力量循序渐进,幅度由轻到重。


2.术后健康教育:

(1)术后取平卧位,保持脊柱平直,维持颈部稍前屈位,颈肩部两侧用沙袋固定,制动头颈部。

(2)每日饮食宜少量多餐、易消化、富营养,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可辨证取穴进行贴敷治疗;进食核桃当归汤以活血通便。

(3)术后第一天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上肢关节活动。包括小关节活动,如握拳、足趾背伸等。

(4)术后2-3日加强肌力练习,上肢以抓拿为主,下肢以屈伸为主,逐渐进行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

(5)介入手术术后4小时即下床活动;开放手术在病情允许时,应尽早期离床活动,并予颈围固定8-12周,给予助行器扶行。

(6)颈椎病术后恢复期较长,甚至出现症状反复,如眩晕甚至突然猝晕,给患者心情、精神带来了巨大威胁,从而加剧了患者失眠、抑郁、烦闷的心情,更加不利于病情的康复。应根据《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指导思想,指导患者调整心态、舒缓情绪,使患者做到在保持愉悦放松的心境下治愈病症,利用积极情志引导与信心激励来增强患者自我康复的信心。


3.出院后康复:

出院后继续坚持功能锻炼,避免负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的弯腰运动,多进食高营养、含钙丰富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定期复查X线片,同时做适时的健康教育。如有不适,应及时复诊。介入手术次日,开放手术8-12周不需颈围固定时,均应开始“米”字操功能恢复锻炼,具体如下图:

 

图片1.png

第一步:最大限度左转

 

图片2.png

第二步:最大限度右转

 

图片3.png

第三步:最大限度低头

 

图片4.png

第四步:最大限度抬头


图片5.png

第五步:最大限度左上旋转抬头


图片6.png

第六步:最大限度右上旋转抬头


图片7.png

第七步:最大限度左下旋转低头


图片8.png

第八步:最大限度右下旋转低头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