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老年腹股沟疝是指超过60岁以上人群发生的腹股沟疝,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年龄>60岁老年人的患病率达到1.13‰,老年腹股沟疝病程一般较长,病情相对严重,嵌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病率高,并可能在出现并发症时危及生命。另外,老年腹股沟疝病人往往合并各种内科疾病,使得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复杂。
当家里长辈遇上“疝”,应该如何应对,我们就大家普遍关心问题总结如下:
1.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年龄≥65 岁病人有高达79%的人最后不得不面临手术治疗,因此在没有急症(肠梗阻/嵌顿)的情况下进行观察等待(watchful waiting) 策略并不安全,对于老年腹股沟疝病人不建议选择观察等待,应及时手术治疗,年龄越大、并存病越多,处理起来越棘手。
2.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的选择:
在非专业人士的刻板印象中,认为腹腔镜手术等同于微创、伤口小、恢复快,但腹股沟疝的腹腔镜手术优势并不是“微创”,其相较于开放手术,并不“微创”。尤其对于老年病人,腹腔镜手术是开放手术的补充而不是代替。腹腔镜手术需要在全麻状态下实施,因此对于老年患者的全身状况要求更高,术前需要详细评估,对于ASA分级1~2级的病人,应依据病情需要、病人意愿及外科医生的经验选择腹腔镜手术;而对于合并症较多、无法耐受全麻的老年病人,应该选择开放手术。
3.开放手术方式的选择:
经典的开放手术李金斯坦(Lichtenstein),手术成熟、风险相对可控,可以在不扰乱正常解剖结构的基础上,应用修补材料,对缺损区域进修无张力缝合修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可局麻下施行。
前入路腹膜前间隙修补术可覆盖整个肌耻骨孔,更符合腹股沟区的生理解剖,相当于重建了腹横筋膜,但手术相对复杂,容易出现出血及血管损伤等少见并发症。也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选择。两种手术方式应依据病人病情、性别及术者习惯而定。
4.术后管理:
(1).鼓励尽早下地活动,早期恢复日常活动,尽早进食,避免跌倒和压力性损伤。
(2).老年病人并存疾病的术后管理:对于术前合并慢阻肺的老年病人,戒烟、早期下地活动、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咳嗽、尤其是应该有效控制肺内感染。便秘的处理,药物、饮食综合处理。预防尿潴留,改善排尿困难。合理应用改善心、脑、血管系统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