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喝酒的习惯,正在危害你的身体!

马振江医生 发布于2023-11-02 16:26 阅读量276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4OETVdlTpUYiaX9yMaIaBA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全世界5.5%的癌症发生和5.8%的癌症死亡由酒精引起,喝酒也能喝出癌症


那么问题来了,酒精是如何让人患癌的?少量喝也会有事吗?除了得癌,喝酒还会造成哪些伤害?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酒精致癌?元凶竟是它?


事实上,酒精并不会直接致癌,真正危害人体的是酒精代谢物——乙醛


酒精(乙醇)进入人体后,经由乙醇脱氢酶代谢成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代谢为乙酸排除体外。


乙醇是喝酒“爽”的来源,酒驾查的也是它;而乙酸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但作为中间代谢物的乙醛,是WHO明确指出的I类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肝毒性,对多个器官都有毒性,会给细胞DNA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导致突变、癌变。

可能有人会说,喝出癌症的,是喝多了才会的吧,适量喝不仅没事,还有养生作用。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少量喝酒”,一样会患癌


坊间流传,“少量喝酒,尤其是喝点红酒对心脏(身体)有好处”,但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相反,有研究数据证明,少量喝酒也能致癌


大量饮酒(>60克/天,每天饮用超过6杯酒精饮料),已经导致34.64万例新发癌症病例。


有风险的饮酒(每天20-60克,每天饮用2-6杯酒精饮料),已经导致了29.18万例新发癌症病例。


适量饮酒(<20克/天,相当于每天最多饮用2杯酒精饮料),导致了全球超10万例癌症新发病例。


即使每天饮酒量小于10克,也造成了4.13万例癌症的发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喝酒几乎对全身器官都有伤害:


喝酒对身体的伤害远大于想象


喝酒和常见的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等都有直接关系。目前,和酒关系最密切的癌症类型,来自喝酒会直接接触的组织——如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


喝酒不仅致癌,还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突发中风、冠心病、心脏骤停等风险。长期大量饮酒还可能造成慢性酒精中毒,引起中毒性痴呆,部分酗酒者伴随抑郁倾向。


酒精成瘾的还会影响思维判断能力,工伤、暴力行为等事故发生的几率也会增加。

喝酒对人体的伤害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如果有以下情况,更加不应该喝酒:


这些情况下喝酒,可能会要命!


1
吃了这些药,喝酒可能会要命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虽然有点过,但头孢类药物和酒精作用,确实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导致心悸、头痛、呕吐等不良症状;年纪稍长者或身体抱恙的人,症状可能会更猛烈。


不仅是头孢,很多药并不能和酒同时服用。比如部分带“硝唑”的药,氯霉素、酮康唑、华法林、胰岛素、格列本脲等药物都不可以。

2
孕妇、哺乳期女性和孩子别沾酒

孕妇如过量喝酒,会使胎儿患上“酒精综合征”,导致胎儿有身体缺陷、智力或认知障碍;哺乳期妈妈喝酒,酒精会渗入母乳。


对于小孩来说,酒精会影响大脑发育。因此儿童和青少年也不应喝酒。

3
喝酒后容易脸红的人少喝酒

喝酒脸红离不开乙醛的功劳。当酒精在人体内快速代谢成乙醛,而乙醛无法及时代谢成乙酸时,会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加速血管扩张,让人脸红心跳。


此时意味着有害乙醛已经严重超标。对于喝酒脸红的人,长期少量喝酒,食道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的8倍,长期大量喝酒,发病率飙升至114倍。所以喝酒容易脸红的人千万要少喝酒。

4
有糖尿病、肝脏问题的人不要喝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靠肝脏代谢。对于肝脏有问题的人,过量饮酒,必然会对肝脏造成损伤,肝酶升高;当损伤严重时,还会导致肝硬化,甚至发展成肝癌。


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喝酒后血糖容易降低,尤其是空腹喝酒,可能造成严重低血糖,甚至致命。一些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糖尿病人会更加危险。

喝酒有害健康并不是危言耸听。不管喝多少、喝什么酒,只要含酒精,进入人体就会危害健康。为身体着想,建议大家还是少喝酒、不喝酒




如你正处于戒酒的阶段,或多次戒酒失败仍找不到正确的戒酒方法,建议尽早联系专业的医师接受系统化的治疗。

- END -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