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偶尔小酌到贪杯上瘾的三个阶段
一般来说,喝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社交性的饮酒,应酬、聚会的时候适当地喝酒。在这个阶段,只要饮用量在可控范围内,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都不大,甚至被认为对社交有益的。
可如果在酒席上被迫喝酒、被劝酒,或者对自己的酒量不自量力,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远远超出了酒量,能引发休克、昏迷甚至猝死。
第二个阶段是问题性饮酒,就是所谓的酗酒。有一些人平时喝得不多,没有明显酒依赖,可一旦喝就容易喝多,出现异乎寻常的行为,如撒酒疯,说胡话等。
曾经有一个病例就是这样,他平时自我要求很高,待人处事非常细心,身边的人对他印象都很好。但他只要一喝酒就忍不住喝高,然后性情大变,见谁骂谁,还爱打电话给领导,说些非常难听的话。
第三个阶段就是患上酒精成瘾、即酒精依赖了。患者几乎每天都要喝酒,一旦停酒会出现戒断反应,如发冷发热,手颤抖,焦虑烦恼,失眠等,严重时甚至会昏迷,且心瘾很重。
有的酒瘾患者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酒,否则无法正常生活,达到这个程度的话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
酒精成瘾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长期大量喝酒不但会损害人体各脏器,尤其是肝脏,很多酒瘾患者最后会得肝硬化,再发展到肝癌;还会导致大脑损伤,记忆力下降,改变人的性格等。
突然停酒风险高,不宜自行戒断
我国酒文化悠久,“酒民”数量庞大,尤其在酒文化较浓重的北方,当中有酗酒问题或患上酒瘾的人非常多,可是真正愿意到医院寻求治疗的患者又比较少。
毕竟,酒瘾患者所承受的社会、道德压力比毒瘾、药瘾患者所承受的小得多,这大大削弱了他们的戒断动力。
再者,就算酒瘾患者的健康已经出现了问题,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严重影响,他们的戒断愿望也仍然不强。因为,在临床上戒断酒瘾的目标是让患者从此滴酒不沾,对此很多患者难以接受:我不是想从此不喝啊,我是想像正常人那样,偶尔喝点小酒高兴高兴,但自己能控制,不影响生活啊。让我以后都不喝酒,还不如要了我的命呢!
患者们这样的目标在临床上是很难达到的,这也是导致酒瘾患者不太愿意接受专业治疗的原因,而是情愿在家自己戒。可是,在这里必须提醒大家,酒瘾的戒断风险是非常高的。对于服用量大的酒瘾患者来说,他们的身体已经对酒精产生耐受性,如果突然停酒,非常高概率会导致谵妄、昏迷或休克,危及生命。
所以,戒酒一定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中进行,切忌在家中自行戒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