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查因记--睡眠打呼噜,不止影响共眠人,危害远超你想象!

李庆军医生 发布于2024-08-28 16:51 阅读量8484

本文由李庆军原创

       在神经内科门诊,因头晕求诊的患者非常多,占神经内科门诊三分之一,原因多种多样, 但有一个非常常见、却常被熟视无睹的病因——睡眠打鼾,不仅影响共眠人睡眠质量,还可导致或加重多种疾病,一句话,睡眠打鼾危害远超你想想!


1 典型病例


       患者,男性,35岁,睡眠打鼾15年,睡醒发现口角白沫、头晕2年。患者15余年前发现睡眠打鼾,声音较大,家人发现睡眠中间有暂停,睡醒后无不适。2年前发现睡醒后口角有干燥白沫,白天有头晕,昏昏沉沉感,独自1人看手机时不知不觉中有睡着。患者百度后担心有癫痫发作。


       体格检查,患者身高约172cm,体重约82kg,轻度肥胖,余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完善动态脑电图、睡眠呼吸检测等检查复诊。


       睡眠呼吸监测提示: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次数(AHI)>30次/小时,血氧饱和度最低为75%,心律最慢14bpm(有猝死风险!!!),提示重度重度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喉镜检查提示:口咽:粘膜慢性充血,可见舌根淋巴滤泡增生,软腭平面及口咽平面狭窄,muller’s试验阳性。



       患者动态脑电图提示无明显异常。排除癫痫。



       初步诊断: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2、重度夜间低氧血症;3、心动过缓


       建议患者耳鼻喉科耳鼻喉科门诊,必要时手术治疗。


2 什么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睡眠障碍,表现为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低通气。临床上可表现为打鼾,鼾声大且不规律,夜间有窒息感或憋醒,睡眠紊乱,白天出现嗜睡,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出现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为三种类型:阻塞性、中枢性和混合性。其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HS)是最常见的类型,指上气道阻塞,呼吸气流消失但胸腹呼吸运动仍存在。



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害


       OSA的患者通常有头晕、头痛、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目前普遍认为OSA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密切相关,同时又是引起猝死、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4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通常需要进行睡眠监测,即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可记录患者的脑电波、眼动、肌肉活动、心率、呼吸以及腿部运动等信息,从而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以及其严重程度。


       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方法包括,改变生活方式,使用持续正压呼吸机(CPAP)、口腔装置,手术治疗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减肥、戒烟酒、避免使用镇静剂、改变睡眠姿势等。


       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应积极寻求医疗帮助,及时诊断、治疗对于改善症状、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是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成员,是深圳市脑卒中定点救治单位。学科现开设有神经内科门诊、脑卒中筛查门诊、头痛头晕专病门诊、癫痫与睡眠障碍专病门诊,门诊量约4.0万人次/年,住院院量3000人次/年,是深圳西部最大的神经内科专科门诊,欢迎各位患者朋友前来咨询。

       本文为原创,改自真实案例,请勿对号入座,欢迎转载,无需作者确认!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