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内科门诊比较繁忙,病人多,病情复杂。每次门诊都会有很大一部分患者,病情简单,但诊治过程复杂,比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是神经内科最为常见疾病,但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体验,也是最容易误诊的疾病。
1、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50岁,因“反复头晕10年”求诊我科头晕门诊。患者10年前起床时出现头晕,天旋地转感,左侧卧易诱发或加重,持续时间10秒钟-5分钟不等,10几秒钟比较多,其后有昏沉感,可持续半天至3天,多在睡眠后缓解,眩晕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无咖啡色物,非喷射性,无耳鸣改变、听力下降,无头痛、视物模糊、肢体乏力、麻木等症状,每年眩晕发作1-2次。曾在当地医院反复门诊和住院诊治,曾多次完善头颅CT、头颅+颈椎磁共振等检查,提示有脑白质病,颈椎病等,反复诊断“后循环缺血、颈椎病、梅尼埃综合征”等疾病。5天前再发眩晕,症状同前,患者来我院门诊,要求完善头颅CT或磁共振等排除脑梗死。患者有颈椎病、双耳鸣病史10余年,眩晕发作时耳鸣无变化。
患者体查,血压110/70mmHg ,心率96 次/分,余神经系统无明显异常体征。Dix-hallpike试验和Roll试验:提示左后半规管耳石症。
患者头颅CT提示基底节和反射冠多发小斑片缺血灶,双侧基底节钙化灶,排除脑桥小脑角处占位性疾病,骨窗排除中耳炎等疾病。电测听提示双耳听力在20-30分贝之间。
患者诊断耳石症明确!!!
患者和儿子听到诊断后,反复询问,你确定是这个病吗?不需要排除脑梗死、后循环缺血、颈椎病和美尼尔综合征吗?其后就是花费约30分钟时间来进行科普和解释!
给患者手法复位,眩晕症状明显减轻,处方倍他司汀片等药物对症治疗,嘱其门诊复诊。
2、什么是耳石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简称耳石症),是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耳石症可在任何年龄发病,通常40岁以后高发,其中50-60岁是高峰期。耳石症的患病率为1.6%,年发病率为0.6%,约占前庭性眩晕20-30%。耳石症每年复发率15-18%,40个月复发率约50%。BPPV分为后半规管型、水平半规管型和上半规管型,其中后半规管型最为常见,约占60-90%。耳石症不经治疗也可自发缓解,后半规管型BPPV平均缓解时间约为17天。
耳石症发作多是因患者相对于重力方向改变头位诱发,如起床、躺下、床上翻身、低头或抬头等动作,突然出现的短暂性眩晕,持续时间多不超过1分钟,其他症状可包括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间有头晕、头重脚轻、漂浮感、平衡不稳感以及振动幻视等症状。
6问法简单筛查耳石症!
若前3个问题回答均为“是”,考虑为耳石症。若前3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回答为“否”,耳石症可能性不大,不必再回答剩下的问题。问题4用于区分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耳石症。问题5用以确定哪一侧受累,问题6确定亚型。
3、耳石症治疗
耳石手法复位是治疗BPPV的有效手段。单次耳石手法复位缓解率80%,2次复位治疗缓解率可达92%,反复手法复位多不再明显提高缓解率。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如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患者1周随访,没有再发眩晕,患者还表示困扰自己10年的老问题,终于明了了。
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是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成员,是深圳市脑卒中定点救治单位。学科现开设有神经内科门诊、脑卒中筛查门诊、头痛头晕专病门诊、癫痫与睡眠障碍专病门诊,门诊量约4.0万人次/年,住院院量3000人次/年,是深圳西部最大的神经内科专科门诊,欢迎各位患者朋友前来咨询。
本文为原创,改自真实案例,请勿对号入座,欢迎转载,无需作者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