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家的认知里,“吃土” 大多是咱们购物狂欢后摸着干瘪钱包,含泪喊出的 “这个月又要吃土了” 的自嘲。
但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吃土可是真实存在的现象!在拉美加勒比海地区的海地,由于经济贫困,粮食短缺,许多穷人靠食用掺了黄油、盐的泥饼来填饱肚子 ,这种泥饼甚至成为了孩子们眼中的 “曲奇”。
而在中国,在遇到饥荒年份,人们会吃观音土(高岭土)来充饥。虽然观音土能暂时缓解饥饿感,但因为难以消化,会给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不过《本草纲目》中也有 “壁土拌炒,借土气助脾” 的记载 ,看来,老祖宗这是早就参透了 “吃土养生学”呀!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很惊讶?为什么会有人提倡吃土?这和我们的健康又有什么关系呢?别急,接下来我们就深入探讨一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饮食越来越 “精致”,精米精面成了餐桌上的主角,在加工过程中,稻谷和小麦的谷皮、糊粉层和谷胚被去除,只剩下了胚乳。这一过程虽然让米面软糯香甜,深受大家喜爱。但也导致了大量营养成分的流失。其中,膳食纤维、B 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损失尤为严重 。
长期食用精米精面,会导致我们的饮食结构失衡,营养摄入不全面,这不仅会影响身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还会降低免疫力。当免疫力下降时,身体就更容易受到各种病菌的侵袭,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其中就包括霉菌性阴道炎发作、HPV 持续感染等妇科疾病 。
有研究表明,长期以精米精面为主食的人群,患霉菌性阴道炎的几率比饮食均衡的人群高出不少。这是因为精米精面的高糖特性,会使血糖快速上升,进而改变阴道内的酸碱环境,为霉菌的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对于感染了 HPV 的女性来说,免疫力的下降会影响身体对病毒的清除能力,导致 HPV 持续感染,增加患宫颈癌的风险 。
看到这里,这时候肯定有人想问:“这和吃土有啥关系?别搁这儿瞎忽悠!” 你还真别不信,这关系可大了。有研究表明,土壤中的一些有益微生物可以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健康 。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菌群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当肠道菌群失调时,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引发各种疾病 。
土壤,看似普通,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宝藏,其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如铁、锌、硒、钙、镁等 。这些微量元素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土壤中蕴含有妇科健康密码
除了微量元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恢复自然腔道内(肠道、阴道等)菌群的平衡,增强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治疗一些妇科疾病 。
此外,土壤中的一些化合物还具有抗菌和消炎作用 。这些化合物可以帮助我们抵抗病菌的入侵,减轻炎症反应,对于预防和治疗霉菌性阴道炎、HPV 感染等妇科疾病也有着一定的帮助 。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对吃土有了全新的认识呢?当然,这里所说的吃土,并不是让你直接炫两口未经处理的土,也不是让你刻板复制非洲、海地朋友的泥饼食谱。咱们可以从生活里找点 “平替”。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饮食健康,尽量减少精米精面的摄入,增加粗粮、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和营养物质的食物的摄入 ,多去当地农贸市场买新鲜农产品,买沾有泥巴的新鲜、有机果蔬。
我们还可以适当地让自己 “亲近” 一下土壤。比如,在阳台上种种花、种种菜,公园里遛遛狗或遛遛娃,跟着接触泥土,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这不仅可以让我们放松身心,还可能对我们的健康有益 。
对吃土话题感兴趣的小伙伴,推荐你去看一下美国自然医学专家乔希・阿克斯博士所著的《吃土》,这本书就像个健康宝藏,把 “吃土” 和健康的关系讲得明明白白,还手把手教你从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出改变,真心值得一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