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关节炎是膝关节以软骨破坏为特征的,由机械性、代谢、炎症和免疫等因素作用而造成的关节疾病,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WHO统计,目前全球人口10%的医疗问题源于OA,是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关节疾病。
病理特点:关节软骨变性,并在软骨下及关节周围有新骨形成。该病也有称之为: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临床表现有:疼痛、活动受限、游离体、摩擦音、关节积液等。其中疼痛特点有:活动痛、静息痛、负重痛等。
治疗方式:多数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有药物治疗,非甾体消炎药。有外用贴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洛索洛芬纳贴膏、消痛贴膏等,可以缓解轻中度疼痛。需要注意皮肤过敏情况,不建议长期使用。外用涂剂:扶他林、吲哚美辛等。中药洗剂:骨洗方等。关节腔注射药物治疗包括:玻璃酸钠、糖皮质激素等。特点:具有消炎止痛,润滑,改善关节功能。还有中医治疗,方法:按摩、热疗、水疗、针灸、推拿、拔火罐等,目的:是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达到减轻关节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注意:预防感染。关于物理治疗,行动辅助器械:手杖、拐杖、助行器、关节支具等辅助运动,鞋具:可选择平底、厚实、柔软、宽松的鞋辅助行走。
关于预防及康复方面,当患者出现症状时,应多休息,可以用手杖或拐杖辅助活动,减少关节的负重,同时应避免过度的大幅度活动。保护膝关节,可戴弹性套,如护膝,避免穿软及有弹性的运动鞋,对于膝盖内侧疼痛患者可用楔形鞋垫辅助治疗发作期减轻受累关节的负荷,可使用手杖、助行器等辅助活动。控制体重,减轻膝关节受力。肥胖者:建议减轻体重。常用指标为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正常范围:18.5-23.9,≥28属于肥胖,<18.5为偏瘦。预防建议做到三少一多,三少:少蹲少跪少爬,一多:平时多锻炼膝盖周围肌肉及韧带的力量。功能锻炼方面,肌肉锻炼:一般每次蹲到无法坚持为一次结束,休息1~2分钟,然后重复进行。每天重复3~6次为最好;膝关节按摩:五指并拢顺时针运动1~2分钟,然后逆时针运动1~2分钟。每天重复3~6次。作用: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疏通气血;非负重下关节屈伸锻炼;膝关节穴位按摩:对膝盖的调理也有一定的好处,对于缓解疼痛有作用。适度进行太极拳、八段锦运动。饮食方面,生命元素:钙,99%的钙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机体每天的需钙量,普通人群每天需要800mg钙,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以及青少年在身体发育时,每天需要1000mg钙,所以每天可以饮用300ml的牛奶。补钙误区,骨头汤里含有骨髓的成分,在骨髓里面有很多的脂肪和油脂,如果为了补钙而大量摄入骨头汤,会摄入过多的盐以及脂肪,对于人体的全身情况是不利的。骨头汤里的游离钙较少,喝整整一锅骨头汤,都不如口服一粒钙片补充的钙多。不建议喝骨头汤来补钙。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值得广大医患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