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从怀孕到分娩,机体各个器官功能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变化最大的是女性生殖系统,产后这些器官从形态到功能都会逐渐恢复到孕期状态,这个回复过程约6周时间,产后6周,除乳房泌乳外,都要回复到孕前状态,这段时间称产褥期,如果恢复缓慢或者恢复不良往往造成女性身体近期或者远期不同程度影响。
产后变化最大的器官是子宫。子宫体积不断缩复变小,刚生完时子宫底平脐部,产后十天子宫缩小下降到骨盆腔内,直到产后6周,恢复到正常大小,约鸡蛋大小,重50克,这一过程伴随着恶露排出,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恶露的颜色和性状来判断子宫恢复的情况,若子宫恢复不良可造成产后出血,若合并感染则恶露延长伴有恶臭味。
随着子宫缩小,增大松弛的腹部也逐渐恢复,但腹部常留下妊娠纹,部分女性妊娠期间腹直肌分离明显,如没有及时恢复则腹部松弛,腹部脂肪堆积,形态臃肿,影响形体美观。
妊娠期增大的子宫对盆底肌的压迫及分娩时胎头对产道持续挤压,使盆底肌肉过度伸展及受损,盆底肌纤维部分断裂,产后盆底肌多数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少数难以恢复至孕期状态,则容易出现阴道前后壁膨出,阴道松弛、压力性尿失禁及子宫脱垂等。
怀孕时体内大量水分需要经肾脏排出,故产后一周内小便次数多尿量也多,由于产后腹肌松弛及盆底肌松弛,伤口疼痛等加之产褥期下床活动少等原因易出现便秘。
随着胎盘排出,体内催乳素分泌增加,乳汁开始分泌,乳房充盈饱满,所以要早开奶早吸允,如没有正确喂奶,初产妇易出现堵奶现象,甚至引起乳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