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备孕妈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自己在家测了排卵试纸由弱阳性变强阳性,去医院B超检查,也能看到卵泡由小变大,长到18–22mm了,第二天再去检查,卵泡没有破,反而越来越大了,隔几天去查,这个卵泡仍然存在,或者B超提示卵泡形态不规则或者张力不好了,这是为什么呢?
卵泡成熟了不排卵或者萎缩塌陷,叫卵泡黄素化,是排卵障碍的一种表现,见于自然排卵周期,也见于促排卵周期,未破裂的卵泡多数在月经来潮前消失,也有的是在月经干净后消失,还有一些持续长大超过30mm以上,称为黄体囊肿,属于功能性囊肿,经过1到2个月经周期自然消退,一般不需要治疗。
排卵障碍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卵子是无法实现生育愿望的。导致排卵障碍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功能紊乱,分泌的激素水平出现异常,比如垂体分泌了过高的泌乳素,出现高泌乳素血症,会影响卵巢排卵;雄激素过高引起的高雄激素血症抑制排卵;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最容易出现排卵障碍,除了一部分患者同时伴有高泌乳素血症和/或高雄激素血症外,高的促黄体生成素也提示不排卵或者排卵障碍;还有一部分是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备孕女性,卵巢功能减退,也容易出现排卵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甲抗或者甲减)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证等也会影响排卵。
上述情况多数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处理,可以让卵子顺利排出,完成生育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