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腹直肌分离?产后的你需要了解一下!

何彩红医生 发布于2020-07-23 15:33 阅读量6621

本文转载自深圳远东妇产医院龙岗妇产医院官网

“产后2、3个月,肚子还是圆滚滚,外出坐地铁还被别人让座,真是一脸大写的尴尬啊!”
“生娃之前是小腰精,生娃之后是米其林,肚子上跟豹纹一样。”
“我产后一直出现腰背痛、连起床都变得好困难。”
“生完孩子后,躺下肚皮就是一滩泥,全是褶皱,简直没法看了!”
 

生完孩子后,很多妈妈会有这些苦恼。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大多是产后腹直肌分离了。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正常未分离的腹直肌是维持人体良好核心稳定性的其中一部分,能够保护腹腔脏器,维持腹内压,主要参与完成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等生理功能。
 
女性妊娠期间,增大的子宫令腹壁扩张延伸,两侧的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逐渐向两侧分离,通常情况下在产后半年至一年内腹壁会逐渐恢复。但部分女性因腹壁本身薄弱、胎儿过大、多产等因素,出现产后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有哪些危害?

 
腹直肌分离对身体有哪些有什么影响,除了对体型的影响,腹直肌分离的危害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腰背痛
2. 恶心、呕吐、消化不良
3. 脏器下垂
 
产后妈妈们要注意,无论是顺产还是剖宫产,如果出现了腹直肌分离千万不要放任不管,更不要盲目做一些腰腹部的锻炼,建议产后42天后去医院进行腹直肌检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和修复。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