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有道,爱无限,带你一起了解脑胶质瘤手术过程。

陈凡帆医生 发布于2021-07-10 23:21 阅读量7491

本文由陈凡帆原创

脑胶质瘤手术的难点在于,对于这种浸润性生长的肿瘤,既要最大限度切除肿瘤,又要尽可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神经功能。

 

                                                          


图片获深圳市神经外科重点实验室李宗阳教授授权

 

目前而言,手术仍然是脑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总体而言,the more the better,也就是在功能保护的前提下,切除越多。

由于脑胶质瘤不像脑膜瘤,神经鞘瘤那样有清楚的边界,所以各种手术设备帮助下进行手术,一方面有助于判断肿瘤切除程度,另一方面有助于判断功能情况。


比如神经导航,术中B超,黄荧光技术,功能定位上,包括唤醒手术下的皮层和皮层下功能定位,直接将面部,手,足,上肢,下肢等运动区定位出来,电生理监测等。

       

                                                  

激发荧光,将肿瘤可视化。荧光外渗至硬膜。


                                                                                                              


   直接刺激定位面部(M)手(H)激活区。


 

但是每一种技术会有其自身的限制。比如神经导航的漂移,B超的低分辨,术中荧光的非特异外渗等等。如何设计合适的切除步骤,最大限度安全切除肿瘤,甚至争取超全切除肿瘤,是外科医生唯一直接可以帮助到患者的事情。

因而我们提出“脑胶质瘤步骤性切除”这一理念。这并不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或者切除方式,而是在平时手术中遇到一些障碍或者问题的时候的再思考。



手术前


    手术后

     步骤切除术视频讲解,可关注下面公众号二维码观看!


二维码.jpg想了解更多资讯,可扫码关注公众号

陈凡帆-抖音号23246831006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