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手术后,那些虚惊一场的“阴影”和“结节”

陈凡帆医生 发布于2019-12-06 22:15 阅读量13637

本文由陈凡帆原创

脑肿瘤手术后,那些虚惊一场的“阴影”和“结节”——胶质瘤多学科诊疗记录和体会(一)

恶性脑肿瘤(胶质瘤、恶性脑膜瘤等)治疗后的复查过程,不论患者还是医生,最怕听到看到肿瘤“复发”,“进展”,“恶化”这样的字眼。然而“可能复发”“不排除复发,请结合临床”“可见团块状阴影”,这样的描述常常出现在核磁共振报告里。

核磁共振是脑肿瘤术后最常规的复查手段,由于有多种成像序列,能十分敏感的显示肿瘤的残留,复发等情况。也正由于磁共振成像的敏感性,一些如治疗后的急性梗塞,出血,假性进展,放化疗后改变,也显露的一清二楚,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要有火眼金睛,要有团队协作,才能准确把握。

2019下半年组织和参与脑肿瘤多学诊疗中,有两例较为典型的患者,经历虚惊一场。

一例是两次复发三次手术的蝶骨嵴-海绵窦脑膜瘤。患者9年经历三次手术,最后一次手术术前影像提示肿瘤侵犯海绵窦,第三次术后复查磁共振提示肿瘤切除干净,然而出院后2周复查的磁共振发现术侧有异常病变影。三次手术的多灾多难,好歹隔了9年,这次仅仅两周,难道瘤子越来越恶了?

箭头.jpg

红色箭头指示的地方是出院后两周新出现的“阴影”、“结节”。

另一例患者到某医院行手术治疗。肿瘤部分切除后,诊断胶质瘤II级,术后常规给予放疗及化疗。术后为期6周的放化疗还没有结束,复查磁共振又发现额部有结节状病灶。


1.jpg

红色箭头标注处是治疗进行中出现的“阴影”、“结节”


经过多个专业的专家会诊后,结合DWI,灌注,波谱等,前面病例考虑为急性局灶性梗死可能性大,后者考虑治疗后改变可能。当然,虽然患者听到这些话长舒一口气,医生们还是更为谨慎,定期复查或者更频密复发,必要时行PET-CT检查都是有必要的。

因此,在脑肿瘤特别是恶性脑肿瘤治疗后,严密的磁共振复查是有必要的。复查时出现的“可能复发”“不排除复发,请结合临床”“可见团块状阴影”,这样的描述也不要太过惊慌。一般而言,手术后,放化疗后早期,或者治疗中出现的改变,多数是瘤腔术后改变,血管性因素的改变,假性进展,治疗后反应等情况。当然,有必要求诊与专科医生,最好能进行多学科诊疗,这样准确性就更好了。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