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吃中药能好吗?(一)

郎松医生 发布于2020-11-09 00:25 阅读量7252

本文由郎松原创

孙某,女,38岁。

发现双肾砂石6月余,尿潜血(+),右腰胀痛,右下腹窜痛,疲劳后加重,偶有心慌、气短,急躁易怒,怕冷,带下色黄,纳可,便秘,眠安。

舌苔:舌淡嫩,苔薄白,齿痕,瘀点。

脉象:脉沉,聚关脉,左鱼际脉。

月经史:月经量少,痛经,有血块。

西医诊断:1. 肾结石2.盆腔炎 

中医诊断:1. 石淋病 寒湿证

治疗原则:温化寒湿

处方:真武汤加减

茯苓30    生白术10g   麸炒苍术10g   白芍20g  

黑顺片15g(先煎)  党参片15g  小茴香10g  

共7剂 1日1剂 水煎服   

复诊:右腰憋胀感(-),右下腹窜痛(-),口渴,梦多。

舌苔:舌淡嫩,苔薄白,齿痕,瘀点。

脉象:脉沉,聚关脉(-),左鱼际脉(-)。

月经史:月经量增多,痛经(-),有血块。

处方:原方加生龙骨15,天花粉15

后续服用真武汤40余剂后复查肾结石消失,无右腰憋胀感。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按语:

临床上发现很多患者激光碎石或者经尿道取石后,第二年结石又长回以前那么大,复发率很高,无法根治,因为肾结石生长环境还在。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中医则是改善肾脏周围环境,增加肾脏血流量,肾脏灌流量好了,“肾若煎汤”的状态下是不可能产生肾结石的。

上面肾结石患者没有用一味排结石的中药,而是改善腹腔寒湿的内环境,肾脏得温,结石自化,腰痛、腹痛迅速缓解,黄色带下减少,月经量增加,痛经减轻。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魅力所在,辨清患者是什么体质(寒热虚实,表里开合),对证、对因下药,体质变好后,适宜结石生存的环境就没了。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有一类肾结石的形成与喝冷饮有关,喝冰的后寒邪由胃经传入肾经,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肾炎、肾结石,所以平时要少喝冰冻饮料。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