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天,
一个产后60天的妈妈来到我的诊室,
她想解决腹肌分离的问题,
她还想修复盆底肌,
她还想解决产后身材走样的问题。
她还想调理月子病的问题。
她有很多的“问题”,
最有代表性的是这个问题:
“都说产后三个月内是黄金康复期,
我这都产后两个月了,
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我来得及吗?”
相信这是最困扰产后老母亲们了。
我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听来的,
确实是在我生孩子前也困扰过。
为啥说产后42天是黄金恢复期?
为啥说要产后3个月就得抓紧时间修复?
我不修复行不行?
超过了这个时限就恢复不了吗?
还有一句俗语是,
“月子里得病月子里治”,
咋,
月子没坐好,
出了月子就束手无策了?
就只能寄希望于下个月子了?
那意思是为了修复身体还再生一个呗?
那下一个月子谁敢保证就坐得好了呢?
J.
----------------------------------------
1
坐月子的重要性
首先,
坐月子这件事,
是符合我们老祖宗对我们中国人,
甚至是以五谷为养的亚洲人来约定俗称的一条养生法则。
因为生完孩子以后,
(这里说的是顺产的。剖的更不用说,就是一个手术,西医规定了术后尚且还有康复期)
我们产妇的精神头尚且可以,
因为比较兴奋,
但是身体经历了一场战斗,
还是比较虚弱。
我们有没有这种经历?
开始熬夜的时候,
越熬越兴奋,
越熬越睡不着。
那是不是就等同于熬夜可以让人变得有精神呢?
恰恰相反。
熬夜的后劲是,
伤人于不自知。
年轻时,
尚且不能体会,
上了些年纪,
再熬夜就不行了。
所以,
坐月子也是一样。
我们不否认确实有一小部分人月子里活蹦乱跳的,
仍然活蹦乱跳。
也不否认有一部分女孩子易受孕,
孕后到处蹦跶还照样胎稳如山的。
这样的先天素质是父母给的恩赐,
不是每个人都会有。
相反,
在追求现代生活节奏的都市女性中,
难受孕,易流产,都有上升的趋势。
中医讲究养生,
是在老祖宗给了一副好身板的时候尚且需要养护,
况普通人乎?
2
月子里发生了什么?
月子之所以叫“月”子,
是有原因的。
产后,
我们增大的子宫会慢慢收缩,
恢复到它曾经的性状;
曾经提供给宝宝营养的土壤环境也得重新翻修,
所以会有坏死的子宫蜕膜随着血液排出来,
我们称之为恶露。
随着时间自然的自愈,
慢慢血液减少,变成淡红色,白色,
最后消失。
这个过程身体需要大约1个月的时间来完成。
同时在这一个月里,
我们为了提供宝宝营养而把全身的血管都盛满了带着营养的血液,
为了通过那根细细的脐带传送给孩子。
现在不需要供养孩子,
我们的身体需要把备战用的血液代谢出去,
相当大一部分就通过出汗的方式排出。
还有为了方便小孩的分娩,
我们的骨头也得给它让路。
在娩出的那段时间,
我们的骨头和骨头间距离增大,
尤其承载婴儿的骨盆。
骨盆其实不是一块骨头,
它是由好几块骨头共同围成的。
生孩子的时候,骨头间松解开来,
让围成的圆圈变大,
松开才能帮助孩子来到人世。
所以我们的身体也在教我们,
生孩子,
从呱呱坠地那一刻,
就得懂得放手。
我们的骨头松解开,
月子里就需要复位。
它们开始逐渐恢复连接。
还有时下常提及的腹肌分离也是这样。
为了提供给孩子更大的成长环境,
腹肌也让路。
所以产后,
我们的大块的肌肉也在回缩,
被撑大的皮肤也在发生回缩。
真的,
生孩子,
是一种生命的使命和伟大。
这些都发生在我们产后一段时间里。
身体就在用它的自愈力,
去修复完成了使命后的战场。
一切随着时间悄然发生,
所有的细胞在这段时间加快了幻灭和新生,
真是大爱无言。
同时发生的,
还有我们的乳房,
拼命吸收着身体的能量,
平地起高楼,
为新生儿提供新渠道的营养。
多数小孩在百天内,
都是猫一天狗一天,
它喝奶的时间细碎而不固定,
排尿排便也无规律可循,
身体又是如此脆弱,
所以给它喂奶的新手母亲,
不仅要承受身体的巨大变化,
往往还得加上了涨奶的无助和长夜的孤独。
由此,
我们女性的气血津液在孕期和产后,
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生,
一点都不为过。
就是因为气血津液得往乳房走,
还有从恶露排出,
还得从汗液排出,
加上生孩子的失血,
所以哺乳的妈妈们总觉得容易口干。
严重些的,
会有肠胃燥结,
产生了便秘。
还有些剖腹产的,
侧切的,
痔疮的,
排便的用力就相当于再一次用刑。
所以,
坐月子是坐什么?
是空出来一段时间,
让我们的身体去修复,
去自愈,
去适应。
所以月子就是让产妇休息的一段时间,
也是适应哺乳当妈的一段时间。
更是周围亲友实现对产妇照顾关怀的时间。
而这个时间有长有短,
有些人一个月就恢复得不错 ,
有些却可能需要半年。
所以我们把坐月子,
称为产后养护更为适宜。
3
月子是一个月吗?
有人疑惑,
月子称为“月”子,
是按28天算还是按30天算?
还有一句俗语,
“百天都是月子。”
月子是100天吗?
如果读了第二部分就会知道,
大概率的,
我们的身体在一个月左右或百天左右这段时间,
都比平常的身体变化更大。
有些体弱的,
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修复,
甚至还需要医生专业的帮助。
所以,
坐月子的时间长短大致是在这个范围,
有些人长一些,
有些人短一些。
而月子里由于身体变化大,
气血津液较平常更脆弱,
所以更容易遭受些虚邪贼风,
得些“月子病”。
我们调理“月子病”的时候,
不管在不在“月子”里,
其实都是在调整着津液和气血。
同样的,
有些人身体强一些,
月子病好调理,
一两个月也就差不多了。
而有些“月子”病,
是怀小孩的时候就身子弱,
或者是生孩子的时候大出血或别的不顺利,
或身子虚的时候被迫劳作而缺乏休息,
如此这般,
我们的气血津液就会非常虚弱,
这样的“月子病”,
就需要慢慢养护,
身体和心灵都得慢慢养护,
这样也会慢慢回归到正常的生活里面去。
相反的,
如果不知道这个机理,
气血津液都虚弱的人还追求“月子里治”,
这是揠苗助长而已,
虚弱的身体根本不能配合主观意愿这么快地恢复,
而且还会衍生出无谓的焦虑情绪。
甚至近乎愚昧地理解为“”只能再怀一个孩子才能重新坐月子”,
那虚弱的身体是否适合再次受孕尚未可知,
能受孕又把这虚弱的体质传给下一个孩子,
虚弱的孩子容易闹腾得下一个月子更休息不好,
又何来的“月子里治”?
所以,
真相是:
如果一味宣传产后康复42天,3个月,
那就是不负责任地贩卖焦虑。
如果单纯认同月子里得病只有月子里才可以治,
那就是个思维的半吊子,
待割的韭菜。
我们重要的是要知其所以然。
希望聪明爱美的新手母亲们,
别把自己的养护框在一个时间里。
在这个时间段外,
也有养护的必要,
也有养护的机会。
只不过,
月子里要着重养护而已。
人生路长,
时间让我们经历低谷孤独和黑暗,
也总会带来清晨的曙光。
查看更多,请关注陈龙娇医生的中医科普微信公众号:陈皮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