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乳腺增生症的几大常见问题

黄汉源医生 发布于2022-07-14 17:17 阅读量5964

本文由黄汉源原创

乳腺增生症是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青春期和绝经期后少见,是目前困扰广大妇女的主要疾病之一,占乳腺疾病门诊量的首位。


乳腺增生症的发病主要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尤其是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导致乳腺周期性的增生和复旧不全,并发生结构紊乱。有时乳腺增生症容易与乳腺癌相混淆,因此正确认识本病非常重要。


乳腺增生症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或肿块,多数病人为周期性乳房胀痛,尤以经期前为重,经后期症状减轻或消失。少数病人疼痛向腋下、颈、肩部放射。病史长者症状失去规律性。




病人的症状与乳腺增生的程度不呈正比,可因病人的情绪、工作劳累、学习紧张、受到暗示等情况而加重或发作。病变可双侧或单侧,以外上象限居多,病变呈结节、片状或条索状肿块,边界不清,质韧可活动,少数病人有清亮或淡黄色乳头溢液。年轻人以结节为主,中年妇女以片状肿块、大片状增厚为主,中老年妇女以条索状增厚为多。重者病变可弥漫全乳。


疼痛、压痛及肿块形成是本病的主要三大症状。但并非都出现全部症状,而且病变可以混合存在。


根据乳腺增生症的症状,体征,结合彩超,红外线等检查方法,乳腺增生的诊断一般不难。一般认为除乳腺上皮高度增生,或者不典型增生外,大多数乳腺增生病人发生乳腺癌的机会很小,但需要警惕的是,二者可同时存在。因此局限性乳腺增生肿块明显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3个月一次,月经后一周左右就诊)。必要的时候还可行乳房拍片,穿刺活检辅诊。




在诊断乳腺增生症之前,需要与下列疾病相鉴别。包括:


1、肋软骨炎:常见2、3、4肋软骨处有隆起压痛,也可见5、6、7肋软骨处病变。


2、带状疱疹:特别是胸前、乳腺部位的疱疹,表现为沿皮神经分布的疼痛,比较剧烈,以夜间为著,同时伴有簇状分布的皮疹,呈现红色斑疹-斑丘疹-水庖的演变规律,皮疹一般不跨越中线。


3、肋间神经痛:可发生在胸前任一肋间,主要为沿肋间有明显压痛。


4、冠心病心绞痛:特别是老年人的心前区疼痛,要相鉴别。




5、乳腺癌:如果怀疑为乳腺癌,或者难以鉴别,或者有乳腺癌家族史者应该进行上述辅助检查进一步确诊。


如果针吸细胞学检查(细针吸取细胞学,又称针吸细胞学,是通过细针穿刺病灶,吸取少许细胞成分作涂片检查的一种细胞学诊断方法。所吸取的细胞是人为的"脱落细胞",有时可同时吸取少许组织,这种方法有独特的优点,目前已成为医学上一个重要的诊断手段。)报告为“上皮不典型增生”(一般认为,从正常细胞发展到肿瘤细胞,都要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即:正常──增生──非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癌,而非典型增生则是从良性改变到恶性改变的中间站,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因此,将非典型增生称之为“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是癌前病变的形态学改变。


增生的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应该行肿块切除,并考虑口服三苯氧胺(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


临床治疗乳腺癌,有效率一般在30%作用,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疗效较好(49%),阴性患者疗效差(7%)。绝经前和绝经后患者均可使用,而绝经后和60岁以上的人较绝经前和年轻患者的效果为好。从病灶部位来看,皮肤、淋巴结和软组织的疗效好,骨和内脏转移的效果差。)预防乳腺癌。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