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前的征兆 ,“伤心” 的痛

袁杰医生 发布于2019-12-03 06:13 阅读量7193

本文转载自杰纳健康在线

原创: 袁杰  杰纳健康在线  今天





今天的故事从2个病例说起。36岁的张先生是企业精英,用他自己的说法是吸烟可以缓解压力,有助于思考问题。他每天要吸三包烟,虽然有时身体不适,但也是疏于管理。尤其近一段时间应酬较多,总是感觉心前区有疼痛,也没在意。一天傍晚的饭局还没结束,张先生忽感心前区剧烈疼痛,大汗淋漓,直接被送往医院,并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经过医生的紧急救治转危为安。



42岁的吴先生,平时很重视自己的健康,从不吸烟饮酒,定期体检。但最近几日总是感觉左胸部不适,有针刺的感觉,吴先生就担心自己是不是“心梗”,马上去了医院,医生检查发现他的皮肤上有一些红色的小泡泡,最后确诊为带状疱疹。同样是心痛,有的是“伤心”的痛,有的却不是,那如何区分呢?



1

胸部疼痛就一定是心脏病吗?



不一定!其实我们感觉到的心痛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的痛都是心源性的,都会“伤心”。人体胸部从外到内有皮肤、肋骨肌肉、肋间神经、胸膜、肺组织、心包、心脏及大血管,任何部位发生疾病都会引胸部的疼痛,而且一些消化道疾病也可以反射到胸部引起疼痛。在这些引起胸痛的疾病中,真正“伤心”的,甚至危及生命的疼痛包括有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和肺栓塞。



2

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表现和前驱症状



首先,我们要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是怎么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最严重一种类型,是由于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急性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造成心肌坏死,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剧烈的胸痛,呈烧灼样或有濒死感,且持续不缓解,严重的发生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前,患者一般有一些前驱症状,多数表现为心绞痛。心绞痛是一种短暂的心肌缺血,所以这种疼痛一般是发作性的,持续数分钟可以缓解,有时容易被忽视。持续不缓解的疼痛多半不是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者心绞痛的疼痛部位多位于心前区,即左侧胸部,也有一些人表现为上腹部剑突下,容易被误诊为胃病。应当予以鉴别,胃痛多半与进食或者空腹有关,常伴有消化道症状,比如反酸,呃逆等,而心绞痛多半是发作性的,持续数分钟可以缓解,急性心肌梗死的疼痛性质较为剧烈,常伴有全身症状,比如大汗、恶心呕吐,心悸大汗,甚至休克等。由于有神经分配的部位,所以这种缺血性疼痛往往伴有放射痛,一般是放射到下颌牙齿或者是左上肢。另外,这种缺血引起的胸痛有时是有明确的诱因的,比如发生在快走,活动量大或者晨起穿衣刷牙时,休息可以缓解。



当出现这些典型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紧急情况时要拨打120,切记自行开车或步行到医院,以免延误抢救时间。当然,有时我们感觉到心痛,又难以判定诊断时,也不要慌张,或者自行诊断服药,应该到医院请医生进行诊治。



3

哪些检查手段有助于胸痛的病因确定呢?



首先是静息心电图,这项检查获得的是患者心脏情况的最基本信息,多数情况下不确诊胸痛的病因,但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会发生特征性改变和动态演变。如果能有胸痛发作时的心电图,与静息心电图的对比对于心绞痛的诊断意义更大。但是在临床往往很难抓到胸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所以有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建议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检查,目的是要了解日常生活中或者是运动时心脏的供血情况,是否有缺血发生,或者是否存在无症状的心肌缺血。



这里还要强调的是心脏缺血与贫血不是一回事。贫血是患者血液中血红蛋白的缺乏,而心脏缺血是因为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发生狭窄以至于血液不能在需要的时候到达心脏,从而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胸片或者肺部CT有助于肺部疾病,胸膜疾病以及对心脏大小和大血管钙化的判断,心脏彩超可以提供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情况,同时也可以配合一些负荷试验,通过心脏的运动情况间接诊断冠心病。



另外,血液生化检测以及心肌酶学标志物检测都具有相应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提供佐证依据。冠脉CTA可以看到冠脉血管的影像,是冠心病血管狭窄程度的无创诊断方法,阴性结果基本可以排除冠心病的诊断。目前冠脉造影仍然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对于临床高度怀疑冠心病冠脉血管病变的患者,建议选择冠脉造影的方法进行确诊。



4

哪些人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



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不健康饮食,长期失眠等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危人群,要加以注意,尤其是在季节变化,冷热交替时节,要定期体检,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关爱心脏,让我们从健康的生活方式开始!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谢谢)

下图是张先生的冠脉血管造影结果。从前面一张可以看到,张先生的一根冠脉血管闭掉了,后面一张显示的是医生通过介入治疗的方式开通了张先生闭塞的血管,挽救了缺血坏死的心脏,从而最大程度的保护了心脏的功能。



专家简介

袁杰:女,医学博士,博士后,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病区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结构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血管病学组委员,国家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先心病介入组培训导师,国家心血管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导师,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左心耳封堵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孕产期母儿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常委。



擅长:精通心内科常见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瓣膜病,心肌疾病,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卒中等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擅长儿童及成人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和预防房颤卒中的左心耳封堵手术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