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几何时,我们还是熬夜总冠军、品酒协会资深会员、暴饮暴食第一名、要风度不要温度······但是,得了痛风之后,我们变成了养生达人:十点不到就睡了、合理饮食八分饱,保温杯里泡枸杞、啤酒白酒不走起。
没有别的原因,因为痛风发作起来实在是太痛了!
熬夜
月亮不睡我不睡,我是秃头小宝贝。熬夜的危害可不止是秃头这么简单。经常熬夜还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器官功能受损,甚至导致猝死。
痛风的发作和体内尿酸盐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尿酸盐的排泄主要依靠肾脏。晚睡会导致肾脏休息不足,肾脏长期休息不足会影响人体代谢,影响尿酸排泄。尿酸排泄少了,痛风发作的危险就上升了。所以想要避免痛风,就要少熬夜。
人体各项器官十一点之后会进入休眠状态,因此我们最好在十一点之前就睡觉。
喝酒
喝酒也是痛风的重要诱因,酒里面含有的乙醇可以促进尿酸生成。尤其是年轻人爱喝的啤酒,里面除了乙醇还含有大量的嘌呤,痛风患者千万不能碰。
而且,很多下酒菜都属于高嘌呤食物,例如夏天的小龙虾,冬天的火锅。
除此之外,酒精虽然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产热,但是手足等肢(痛)体(风)末(高)梢(发)部位反而会因为酒精导致血液循环不足而发凉,增加尿酸沉淀风险。
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不仅不利于消化,还意味着在进食同种食物的前提下,我们摄入的嘌呤量增加了。嘌呤摄入的增加又会导致痛风发作风险的增加。
除了数量的增加,还有食物种类的选择。尤其是进入秋冬季节后,我们的口舌开始偏爱醇厚肥润、滋味充足的食物,例如各种肉类和甘甜的食物。但是,这些食物里的嘌呤含量很高,痛风患者在进食这类食物前还是要做到克制,不能敞开肚子不管不顾使劲吃。
要风度不要温度
有些女孩子在冬天为了追求苗条的身形,往往上身一件薄外套,下身高腰短裙打底裤。这种穿法虽然靓丽动人,但是也非常冻人。
除了关节会因此受寒,这种行为还会增加痛风发作几率。首先,寒冷会造成关节血液循环变慢,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的几率上升,其次,尿酸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和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尿酸盐在血液中的溶解度越低,尿酸盐沉积的几率越高。
虽然患者可以通过饮食、生活习惯控制尿酸含量,降低痛风发作风险,但是如果痛风已经发作,患者还是要到专科医院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查和治疗。
阅读原文
预约挂号
点亮在看
分享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