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世界关节炎日,CCTV-13采访指出,我国各类关节炎患者超1亿。关节炎离你或许并不遥远,虽然我国关节炎患者数量每年都在持续增加,但实则就诊率还达不到50%。
许多人在出现关节疼痛后,首先想到的是骨病,其次是中医科、疼痛科,更有很多人直接放弃去医院,自己在家敷一敷涂点药,很少有人会想到去风湿免疫科。
殊不知,在您选择自己默默承受病痛或是辗转其他科室时,病情逐渐加重,关节已经慢慢变形了,甚至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有这些症状,要挂风湿科
关节持续两周疼痛,尤其是小关节疼痛,包括手、脚和腕关节的疼痛。
关节呈梭形肿胀,关节中间肿得比较厉害,两端相对纤细。
晨僵超过1小时。
关节僵硬活动后好转,类风湿活动后会好转,休息后会加重,而骨关节炎在活动以后,症状会更加严重。
出现关节症状前可有数周的低热,少数患者可有乏力、全身不适。
除了以上对类风湿的错误判断,很多类风湿患者还存在着其他治疗误区,从而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赶快看看你中招了没有。
类风湿关节疼的治疗误区
误区1:关节疼痛不需要看。由于类风湿会导致关节畸形,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出现关节破坏。因此,对于类风湿,一定要做到早诊治和早治疗。
误区2:关节疼就卧床。坚持适当锻炼,可以保持患者体质和恢复关节功能,否则身体会日渐衰弱,四肢甚至全身肌肉出现萎缩、关节僵直、变形,成为终身残疾。
误区3:私自吃偏方调理。许多患者病急乱投医,私自吃偏方治疗,结果情况越吃越糟,拖到没办法才来医院,但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手指关节已经变形。
误区4:病情缓解就停药。类风湿是需要长期打持久战,不要觉得病情有所好转,就停止治疗,结果会导致病情不断反复,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增加了治疗难度。
误区5:用药后不检测药物副作用。类风湿常用药物副作用可导致肝肾损伤、骨髓抑制、股骨头坏死、感染、胃肠道受损等。想减轻这些副作用,就必须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定期到医院复诊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总而言之,出现关节疼痛不要忽视,尤其是出现持续两周以上不能缓解,并且没有其他病因,要及时到正规的风湿免疫科进行科学诊治,并且在治疗过程中遵医嘱用药、适当做一些运动。
更关键的是要定期复查,一般建议,治疗开始可每月复诊一次,待病情稳定后可延长至每2-3月复诊一次,如有恶心、乏力、发热、关节疼痛加剧、晨僵时间延长应随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