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患一种癌症,有的患者“幸运”地能接受靶向、免疫等精准治疗,而另一些患者却无法被惠及。原来,同一种癌症还应该被不断细分,才能准确地指导临床诊疗。就拿再熟悉不过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来说,按组织学类型划分的腺癌和鳞癌,治疗就完全不同。今天我们来细说肺鳞癌。
肺鳞癌通常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多为中央型肺癌,通常首先通过淋巴进行转移,至晚期才出现血行转移。患者一般都具备一些相似的特征:50岁以上,大多为男性,并且有长期、大量的吸烟史,在疾病的过程中经常伴随咯血的症状。
鳞癌易侵犯支气管粘膜,容易脱落,所以痰液中容易找到癌细胞。大约5%~15%的肺鳞癌患者能够检测到对于靶向治疗有价值的基因突变,这个比例在不同病例特点的患者当中有一定的波动,例如从未吸烟患者的驱动基因突变阳性率大约10%~15%,长期吸烟患者的阳性率只有约5%左右。因此,尽管占比不算非常高,但靶向治疗是相当一部分肺鳞癌患者需要重视的治疗手段。通常鳞癌患者都会接受手术切除,但对放疗、化疗等手段敏感度很低。治疗主要依赖化疗,以及近几年兴起的免疫治疗。
肺部受累表现:
⚪咳嗽、咳痰:咳嗽是肺鳞癌最常见的症状,疾病早期可为咳嗽,可伴有咳痰;
⚪咯血或痰中带血:常表现为反复性间断性的痰中带血丝,或出现间断、少量的咯血;
⚪胸闷、喘息:气道阻塞或胸腔积液等原因,均可造成患者胸闷。
肺鳞癌转移表现:
⚪脑转移:初期可无症状,病情进展可出现头痛、呕吐、眩晕、复视(双眼看一物体时感觉为两个物体)等症状;
⚪骨转移:常见于肋骨、脊柱等部位,可出现骨痛,若脊柱转移压迫或侵犯脊髓,可导致大小便失禁等情况;
⚪肝转移:早期可无症状,病情进展时,可出现肝区疼痛、腹胀,并伴有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
⚪肾上腺转移:可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皮肤色素增加、腋毛脱落、低血压等症状。
神经侵犯症状:
⚪声音嘶哑:当转移淋巴结压迫或侵及侧喉返神经,而造成声带麻痹所致。
⚪顽固性呃逆:肿瘤侵犯膈肌神经,导致膈神经麻痹,导致患者持续出现打嗝的症状。
⚪Pancoast综合征(肺上沟瘤):因肿瘤侵犯神经,产生肩部、肩胛骨内测、上臂甚至前臂的疼痛,往往为阵发性加重的烧灼样痛,可伴皮肤感觉异样和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如可出现同侧Horner综合征(颈交感神经综合征),即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睑下垂、颜面无汗等。
⚪全身症状:有些患者以全身症状为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表现,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偶尔可为高热(39°以上)、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
肺鳞癌的治疗
1.肺鳞癌的化疗,一线、二线,紫杉醇、吉西他滨互换。
☆如果一线选择了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或吉西他滨单药,二线就优先考虑紫杉醇联合铂类或紫杉醇单药,当然可能考虑多西他赛单药,少数有机会多西他赛联合铂类;
☆如果一线选择了紫杉醇联合铂类或紫杉醇单药,二线就选择吉西他滨联合铂类或吉西他滨单药。
☆普通紫杉醇、脂质体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胶束紫杉醇都只是紫杉醇的不同剂型,在治疗选择中,先考虑用药是否用紫杉醇,再说选什么剂型。
☆在白蛋白紫杉醇用于肺癌之前,一线选择吉西他滨的更多,之后也就如大家所见,如今晚期肺鳞癌一线选择紫杉醇的更多。
2.免疫治疗改变部分人的化疗用药考虑
随着种类繁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单抗治疗(下文简称免疫治疗)在肺癌中各个阶段临床的完成,无靶向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格局有所改变,具体到晚期鳞癌方面,免疫组化检测PD-L1的表达程度成为决定免疫治疗节点的关键因素:
(1)高表达一线选择单用免疫治疗,身体状态很好也可以联合化疗;
(2)低表达一线选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续期望可以单用免疫维持治疗;
(3)无表达一线暂不选择免疫治疗,二线可考虑联合化疗、二线之后可考虑联合化疗或单用。
3.CSCO指南(2022版)推荐的IV无驱动基因鳞癌治疗方案:
目前我国晚期肺鳞癌患者主要有以下10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