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科普治疗

李丽医生 发布于2021-10-04 15:00 阅读量6042

本文由李丽原创

虽然强迫症的发病病因并不明确,但从许多患者的共同特点可以看出与个人的心理因素以及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失衡有关。在治疗强迫症患者时,通常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


u=2986284836,3207123144&fm=26&fmt=auto.webp.jpg


1、心理治疗

强迫症为心理疾病,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通过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倾听患者,帮助其发现并分析内心的矛盾冲突,推动患者解决问题,增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塑健全人格。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而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强迫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为思维阻断法及暴露反应预防。也就是当患者出现某种强迫思维时,帮助其转移注意力,或通过其他方法来阻断其强迫思维继续。


而暴露反应预防为鼓励患者逐步面对可引起强迫思维的各个情境而不产生强迫行为,如,患者常因为害怕手脏而得病因此反复洗手,那么就要让患者知道所担心的事情实际上并不会发生,强迫症状伴随的焦虑将在多次治疗后缓解直至消退,从而达到控制强迫症状的作用。


2、药物治疗

强迫症的发病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5-羟色胺系统功能的紊乱。使用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有利于改善强迫症状,能帮助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失眠。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


1、学会放松

过于紧张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大脑进入强迫思维的死循环,尽量松弛地看待自己容易产生强迫的领域。运动是最好的身体放松法,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中去,让整个身体活跃起来,大脑也会多分泌“愉快素”,一次大汗淋漓的跑步结束后,你或许更能发现这世界的美好。对自己所有想要说教的冲动不加理睬,带着这些学习、生活。


2、接受不完美

对于不触及原则的细节问题,让自己更随意一些。可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在细节方面的宽容度,比如在根本不可能收拾房间的环境里呆几天,要知道,不够干净,有些凌乱,并不会毁掉你的人生。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