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需养阳!扶阳祛邪三碗汤

贾新燕医生 发布于2023-07-14 19:47 阅读量1202

本文转载自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公众微信号

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这时,利用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在夏季有随之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最易把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这也是中医强调“春夏养阳”的原因。


夏季人体阳气充盛,气血流通旺盛,药物最容易吸收,而夏季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在三伏天进行三伏疗法治疗再配合食疗最易恢复扶助人体的阳气,加强卫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的效果。

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为大家推荐三伏养阳药膳~

一、苦排骨汤


材料:苦瓜500克,排骨400克,葱段、姜片、绍酒、盐、味精适量。


做法:将苦瓜去瓜蒂、去瓤,切成块;排骨洗净切小块。锅中加清水适量,烧开,放入排骨煮去血沫,捞出洗净。锅上火,放入排骨、清水,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后放入葱段、姜片、绍酒,改用小火烧至排骨熟烂,再加入苦瓜同煮约10分钟,加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苦瓜味苦,有清心开胃的效果。苦瓜排骨汤气味苦甘、清润,具清暑除热、明目解毒的功效,是夏季清热降火佳品。

二、生姜炖羊肉

材料

羊肉500克,鲜生姜30克,薏苡仁、五指毛桃各20克。

做法
薏苡仁、五指毛桃浸泡一小时。羊肉洗净,放入滚水中氽烫一下后马上捞出,再次冲洗干净备用。热锅倒入油小火烧热,放入姜片小火爆香至颜色变深且卷曲,放入羊肉续炒约2分钟。依序倒入米酒和水改中火煮至滚后再改回小火,放入薏苡仁和五指毛桃,加盖炖煮约50分钟。熄火续焖约10分钟,最后加入调味料拌匀即可。

功效

温阳散寒,健脾补肺,利水渗湿,运化中焦,肺肾同补。

适宜人群:患有冬天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疾病者,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脾胃虚寒型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产后病等,且属中医辨证为虚寒证的患者,特点为:手脚冰冷、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舌淡苔白。


实热证及阴虚内热患者均不宜食用;热性体质、容易上火、牙痛、口舌生疮、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人也均不宜食用。此外,肝炎病人过多食用羊肉,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病情加重,也不推荐。

羊肉汤有散热、温经、通络的作用,所以三伏天不宜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如空调房)喝羊汤。而夏天的西瓜性寒,也是不宜与温补的羊肉同食,不然很容易闹肚子。关于伏羊的食用方式,是每一伏服用一次,每次量约1斤

三、温益胃鸭胗汤


材料:鸭胗2个,高良姜6克,砂仁6克,豆蔻6克,陈皮3克,姜1片。


做法:鸭胗洗净切块,放入开水中焯水,捞起过凉水,再将鸭胗和药膳包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功效:温脾益胃、温中行气。适合脾胃虚寒、胃寒呕吐、食少等患者食用。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