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期监测对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及时评估病情进展,还能有效监测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以下是根据最新指南和研究推荐的监测项目和频率:
一、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
HBeAg阳性患者(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
每24周监测一次ALT水平。
若ALT水平升高,需在至少3个连续的12周内每12周监测一次。
非活动性慢性乙肝患者(免疫控制期):
每48周监测一次ALT和HBV DNA水平。
对于肝硬化患者,即使HBV DNA不可检测,也应更频繁监测(例如每12-24周一次)。
儿童和青少年:
HBeAg阳性且ALT正常、无显著肝纤维化者,每24周监测一次ALT。
HBeAg阴性且ALT正常、HBV DNA<2000 IU/ml者,每年评估一次。
HBeAg阴性且ALT异常、HBV DNA>2000 IU/ml者,每12周监测一次。
二、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
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患者:
治疗前及治疗后的2、4、12、24、36和48周,监测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包括胆红素、白蛋白和ALT)、肾功能(包括尿素和电解质水平)和甲状腺功能。
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2、24和48周,监测HBV DNA、定量HBsAg水平和HBeAg状态。
接受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
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每3个月,监测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和肾功能。
治疗前、治疗后12、24和48周及每6个月,监测HBV DNA、定量HBsAg水平和HBeAg状态。
接受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的患者:
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每3个月,监测全血细胞计数、肝功能、肾功能(包括尿素、电解质水平和尿蛋白/肌酐比值)和磷酸盐水平。
治疗前、治疗后12、24和48周及每6个月,监测HBV DNA、定量HBsAg水平和HBeAg状态。
三、特殊人群
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每3-6个月监测一次。
抗病毒治疗第一年的患者:
每3-6个月监测一次,以评估治疗应答和依从性。
怀疑治疗依从性不佳的患者:
每3-6个月监测一次。
合并HIV感染的患者:
每3-6个月监测一次。
肾功能受损的患者:
每年监测肾功能。
四、监测项目
肝功能指标:ALT、AST、胆红素、白蛋白等。
病毒载量:HBV DNA水平。
乙肝标志物:HBsAg、HBeAg/抗-HBe。
肝脏纤维化评估:无创检查(如APRI评分或瞬时弹性成像)。
治疗依从性:每次复诊时均应评估。
五、肝细胞癌(HCC)监测
高风险患者:
有肝硬化,无论年龄及其他风险因素。
有HCC家族史。
年龄>40岁且HBV DNA>20000 IU/ml。
监测频率:
每6个月进行一次常规腹部超声及甲胎蛋白检查。
定期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患者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各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