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及时发现早期肝癌风险?

李晖医生 发布于2025-03-14 14:02 阅读量180

本文由李晖原创

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早期发现和诊断肝癌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及时发现早期肝癌风险。

一、明确肝癌高危人群

肝癌的早期筛查和监测主要针对高危人群,这些人群包括:

慢性肝炎患者:患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人群。

肝硬化患者: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如酒精性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肝硬化等。

长期饮酒者:长期大量饮酒导致肝脏损伤的人群。

代谢相关肝病患者: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或代谢综合征相关肝病。

其他高危因素:包括黄曲霉毒素暴露、有肝癌家族史,以及年龄超过40岁的男性。

二、肝癌早期筛查的常用方法

血清标志物检测

甲胎蛋白(AFP):AFP是目前常用的肝癌早期筛查标志物。血清AFP水平≥400 μg/L,在排除妊娠、慢性肝病和其他肿瘤后,高度提示肝癌。

其他标志物:对于AFP阴性的人群,可以检测异常凝血酶原(DC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或基于7个microRNA组合的检测试剂盒。

影像学检查

超声显像:超声检查是肝癌筛查的首选影像学方法,具有无创、便捷、无辐射等优点。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

动态增强CT和MRI:对于超声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动态增强CT和多参数MRI扫描是进一步明确诊断的首选方法。

超声造影:超声造影可以提高小病灶的检出率,尤其适用于肝内多发微小病灶的检测。

三、肝癌早期筛查的临床诊断路线图

根据《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肝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流程如下:

高危人群筛查:每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显像和血清AFP检测。

影像学检查:

对于超声发现的直径≤1 cm的结节,动态增强MRI、动态增强CT或超声造影中至少一项显示“快进快出”特征,即可诊断为肝癌。

对于直径1-2 cm的结节,至少两项影像学检查显示典型肝癌特征,可做出诊断。

对于直径>2 cm的结节,至少一项影像学检查显示典型特征即可诊断。

其他检测:对于AFP阴性但影像学检查异常的患者,可结合DCP、microRNA组合等标志物进一步明确诊断。

四、预防肝癌的措施

定期筛查:高危人群应严格遵循每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和血清AFP检测的建议。

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慢性肝炎患者,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肝硬化患者,定期监测肝脏功能。

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长期大量饮酒,控制体重,减少脂肪肝的发生风险。

避免黄曲霉毒素暴露:注意食品储存,避免食用霉变的食物。

早期发现肝癌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通过明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血清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合科学的诊断流程,可以显著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对基础疾病的积极管理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肝癌的早期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