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增生是一种“大众病”。过度紧张和置之不理,都是错误的做法。乳腺增生症临床上以乳房疼痛和乳房内肿块为特征,在一侧或两侧乳房摸到大小不等、软硬不一、界限不太清楚的肿块,表面似乎有小颗粒,与皮肤筋膜无粘连,用手指按压后可感到疼痛。同时,伴有乳房胀痛,个别患者痛还向腋下及上肢放射。此病的症状轻重往往与女性的月经周期密切相关。
乳腺增生症属中医学“乳癖”之范畴,多因思虑伤脾、恼怒伤肝、情志过激,导致肝脾两伤、冲任失调,以致气郁、痰浊、瘀血互结于乳房,遂成肿块。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不必恐慌,很多被戴上“乳腺增生”帽子的人,并不是真的有乳腺疾病。25~45岁的女性中,约70%~80%的女性都不同程度的有乳腺增生。
增生是细胞通过分裂繁殖而数目增多的一种现象,发生在乳腺组织的增生就叫做乳腺增生,有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两种。
1.生理性增生
女性在月经前,有可能出现一侧或两侧乳房或轻或重的周期性胀痛,月经过后胀痛又自然消失,不妨碍生活、学习和工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和肿瘤没有任何关系,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
2.病理性增生
需要乳腺专科的医生给出诊断,并要通过活组织检查,弄清楚增生到何种程度,是一般的增生还是非典型增生。
需立即就医的情况
❖ 乳腺增生疼痛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或工作。
❖ 疼痛持续时间长,在3个月以上,或月经结束10天后疼痛症状还没有消失。
❖ 平躺时,用除拇指外的四指按压,能摸到肿块,有刺痛、钝痛感,与月经周期和情绪联系不明显。
1乳腺增生是情绪病
中医认为,乳房为”宗经之所“,乳腺增生在中医中称“乳癖”。
《医宗金鉴》载﹕“乳癖乃乳中结核……随喜怒消长,多由思虑伤脾,恼怒伤肝,气血郁结而生”,道出乳房与经络的关系。
本病多有‘其核随喜怒为消长’的特点,所以肝郁痰凝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可见,乳腺增生受不良情绪影响巨大。多愁善感、烦躁易怒的女性朋友,乳腺增生容易找上门来。
部分患者的发病与青春期、绝经期、月经期以及生育流产等有一定关系,所以亦有兼因冲任失调的因素。
2预防乳腺增生——穴位按摩
膻中穴: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之中点。当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不良的情绪聚集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里就出现“气滞”。当你摸到这块儿的时候,就会有剧痛感。膻中穴是情绪的集散地,经常按揉,情绪就能疏泄掉,不易形成乳腺增生、结节等。
太冲穴是人体的肝经穴位。在足背的最高点,前面有一个凹陷,太冲穴在大脚趾和第二个脚趾中间。
按法:每晚洗完脚后,按揉大概三十秒钟,休息十秒,再继续按,次数约五到十次,按时会有酸胀的感觉。按摩这个穴位,具有疏理肝气的作用。
3隔姜灸结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大有可为
与临床其他治疗方法相比,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显著,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具体如下:
患者:邹某
性别:女
年龄:49岁
初诊日期:2019年11月3日
双侧乳房胀痛三年余,患者主诉:每次月经前双侧乳房胀痛,月经干净后痛减,口苦咽干,头晕汗多,睡眠差,大便干,小便频,心烦,食欲正常,舌淡, 苔薄白,脉弦细。
处方:隔姜灸结合针刺
频次:一周2到3次
扎完乳房胀痛消失
四诊:2019年12月8日,刚好月经来,这次双侧乳房仅一点点胀,无疼痛。
继续巩固治疗4到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