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的女人,皮肤不好,养好脾脏,脸才漂亮

李秀娟医生 发布于2020-07-07 15:24 阅读量7337

本文转载自仲圣平台

现代女性一皮肤不好,就喜欢把各种护肤品往脸上堆,殊不知,乱护肤的方法可能会让这些吸收不了的物质都堆积在皮肤上,能不能被吸收先不说,还有可能堵塞毛孔,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从中医的角度,不找到原因乱护肤的方法是「治标不治本」,更为合适的方法应该是「外病内治」,皮肤问题虽见于外在皮毛、肌肤,但与体内脏腑气血阴阳有密切关,其中作为后天之本的脾胃尤为重要。





脾胃乃人之根本,治病之本在于脾胃。然而脾胃跟皮肤有什么具体的关系呢?在夏季如何护好脾胃,养好皮肤,预防皮肤疾病呢?



一、「脾」与「皮」的关系



有句顺口溜叫「脾胃好不好,脸上见分晓!」

顾名思义就是脾胃的状况可以影响皮肤的外在表现。如果把人体比作一棵大树,「脾」就相当于树根,「皮」就相当于树叶,根深才能叶茂。所以,脾胃不好的人,从皮肤上就能看出来。

1.脾虚皮肤营养少:斑点、面色晦暗

《素问·五脏别论》之「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素问·玉机真脏论》之「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

脾主运化,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运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筋肉的营养皆依赖于脾。

脾气充盛,才能有效行使运化功能,人体才能均衡吸收营养。

一旦脾虚,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就不能有效的化生为精气、血液输送到我们皮肤,皮肤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就会斑点丛生、面色晦暗,同时脾也主四肢、肌肉,脾虚就会出现皮肤松弛、皮肤缺乏弹性等。

2.脾虚皮肤衰老早:皱纹早生、长斑

《黄帝内经》曰:「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这句话的意思是:女性到了35岁,阳明经的经气和气虚开始衰弱,从而出现面色萎黄、头发脱落、皱纹早生、长斑等衰老症状。

阳明脉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首先,足阳明胃经是连接脾胃脏腑的经络,经气衰弱则脾胃的功能也下降。

  其次,足阳明脉起于我们的瞳孔正下边,往下走到口角,再从腮帮子这儿沿着面颊往上走,直到额头,这条经络就是我们的足阳明胃经,它基本上覆盖了我们整张脸,所以它的经气不足影响脸部皮肤。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意识到「脾虚致皮肤衰老」的道理。

3.脾虚皮肤代谢慢:色斑、萎黄

《难经·四十二难》:「(脾)主裹血,温五脏。」

脾主中焦,化生营气,营行脉中,血由气摄,脾虚则营气化生不足,影响脾负责五脏六腑血液的统摄,使血液在脉中流动而不致溢出脉外的功能。

脾胃调和,才能血气充盈、血行畅通,进而上荣于面,光彩照人。

脾功能失常,皮肤的营养补充和新陈代谢就会受到拖累,皮肤深层的毒素和垃圾排不出来,就会堵塞毛孔,进而阻碍有效成分吸收,人体内淤积大量毒素,从而皮肤色斑、萎黄等问题就会层出不穷。


二、养「脾」需先养好情绪



天地万物,各有规律,各行其道,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应该开心才是。感恩天地,给了我们生命;感恩万物,为我们提供生活的必需,并且给我们以快乐。经常想想别人的好,多存感恩的心、向善的心、快乐的心,这样心境自然就开了,自然肝气顺畅,脾土得以安康。这也是养脾的方法。

肝不郁,则脾不虚

脾属土,肝属木,若土气壅滞,需要木来疏土,则土气不滞。若肝气肝火偏旺,会伤损脾土。要让脾健康,就要养肝柔肝,顺畅肝的气机,让肝气可以正常疏泄,这样肝木与脾土处于和谐关系,肝不郁,则脾不虚。因此说,养脾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永远不要发怒,尽量减少发脾气,这是舒肝养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养「脾」需先养好情绪



夏天较常见的皮肤问题就是湿疹,湿疹的症状有:皮肤会生成红斑、丘疹、水泡;甚至是剧烈瘙痒红肿,越抓越痒,越抓越红肿,根治较难,让人恨得牙痒痒。

这与脾胃功能受损相关。因此,想要「漂亮一夏」,靠的不是化妆,「妆」得再成功,也只能让你美一时,养好脾胃,调好皮肤,才能让美丽由内到外,素颜也漂亮。

艾灸有温阳之功,最合于养脾之需。

凡脾虚之人皆可艾灸脾经原穴太白。脾经主时为上午9点至11点,因此若能在这个时间内艾灸效果更好。脾性升清而胃性降浊,二者为气机升降之枢机,故养脾之升要同时养胃之降,可配合针灸胃经合穴足三里。脾应于季夏,小暑大暑时节最需艾灸,以健脾化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