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大约占80-90%,乳腺增生病 (hyperplastic disease of breast, HDBA) 是指乳腺小叶在成熟期或周期变化中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而造成的乳腺正常结构紊乱, 是以乳房肿块和疼痛为特征的既非肿瘤, 又非炎症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 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认为, 内分泌功能紊乱是该病发病的主要诱因, 其中年龄、月经史、孕育史、哺乳史等众多引起性激素或其受改变的因素均能增加该病的发病风险, 并且逐步成为乳腺癌最常见的高危因素。
乳腺增生病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 近年来中医药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得到越来越多的医生及患者的肯定。
乳腺增生病归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其病名最早见于《华氏中藏经》。明·龚居正《外科活人定体本》云:“此症生于正乳之上,乃厥阴阳明经之属……何为之癖,硬而不痛,如玩核之类,过久则毒。”该文献首次提出乳癖的症状,所属经络,并指出乳癖日久可生恶变。总之,乳癖总的病机以肝郁气滞为本,痰瘀互结为标,冲任失调为辅……久治不愈可转变成乳腺癌,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所以乳房疾病应与肝,脾胃以及冲任二脉密切相关……肝郁为最常见。现代学者把乳腺增生中医辨证分型与钼疤MRI的声像结合分析发现,肝郁气滞型和冲任失调型多见腺体层表现为斑点状增强,而痰瘀互结型多发结节最为常见。
隔姜灸可以化痰也可以化瘀,因此临床上常常用来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显著。《说文解字》曰“灸,灼也,从火音灸,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灸法属于温热疗法,与火关系密切,包括采用艾绒等为主要燃料烧灼、熏熨体表,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的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神灸经纶·说原》曰:“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灵枢》曰“针所不及,灸之所宜。”明龚居中《外科活人定本》曰:“乳癖,此症生于正乳之上,乃厥阴,阳明之经所属也……何谓之癖,若硬而不痛,如顽核之类,过久则成毒,如初起用灸法甚妙”。艾叶,辛、苦、温,归肝、脾、肾经。功擅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将艾叶捣绒,制成艾条、艾炷等,用以熏灸体表穴位,能温煦气血,透达经络,为温灸的主要材料。《名医别录》中认为艾叶可“主灸百病”。“熟艾性热,能通十二经,走三阴,以之灸火,理气血,逐寒湿,去瘕证,可升可降能除百病。”《灵枢·刺节真邪》中记载:“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瘀结自散。
另外基于“阴成形,阳化气”理论,肿块都是阳气不足,阴寒过重凝结而成,治疗上最好的方法就是隔姜灸。隔姜灸在明代《针灸大成》中即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取生姜温阳散寒之性,配艾叶加强温阳散结之功,可增强行气散寒、祛痰化瘀的功效。
搜索
乳腺影像诊断学书籍
丰胸双糖木瓜饮图解
18岁女生水乳推荐
乳腺超声与病理书籍
丰胸双糖木瓜饮步骤
木瓜丰胸奶冻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