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憋尿可致膀胱癌风险增高
在日常生活中,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很多人都曾有过憋尿的习惯。在特殊情况下,偶尔憋一两次尿对身体不会造成什么损害,但如果逐渐形成习惯,非要把手里的事做完再去排尿,久而久之,就会对膀胱造成损伤,甚至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
尿液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废物,或多或少还有一些致癌物质。为此,接触时间越久,侵害膀胱黏膜的几率就越大,从而破坏细胞正常结构发生恶变。
同时,泌尿系统肿瘤最好发的部位就是膀胱,而尿液长期聚集在膀胱内对于膀胱黏膜的刺激也是膀胱癌发生的原因之一。所以,要想尽可能远离膀胱癌,最好先把憋尿的习惯改掉,做到及时排尿,降低膀胱的负担。
吸烟也会诱发膀胱癌
有研究表明,三分之一的膀胱癌与吸烟有关,吸烟能使膀胱癌的发病风险增加2~4倍。香烟中含有多种毒性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尿液中致癌物质的浓度就会升高,发生膀胱癌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大,如果每天吸烟系数达到600(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就达到了患膀胱癌的危险地步,这也是男性患膀胱癌的几率比女性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男性患膀胱癌的几率是女性的4倍。
此外,长期接触工业化学产品(已明确的致癌物质联苯胺、β-奈胺、4-氨基双联苯胺);慢性炎症与异物长期刺激;其他长期服用含非那西酊止痛药和含亚硝酸盐的食物,以及放射治疗等均有可能导致膀胱癌。
预防膀胱癌要多喝水
据统计,目前膀胱癌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也相应增长,为此预防膀胱癌应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抓起。
首先,应该坚持科学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因为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分解体内的致癌物质——亚硝基胺。尽量少吃腌制肉类食品,因为此类食品亚硝酸盐含量高,它是非常危险的致癌物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防护,接触苯胺和联苯胺化工原料的工人,患膀胱癌者较多。
其次,增加饮水量。饮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膀胱内尿液的浓度,对膀胱癌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如果饮水量少,尿液中的高浓度的致癌物质,会对膀胱黏膜造成强烈的刺激。
同时,饮水量少者,排尿间隔时间必然延长,这就给细菌(如大肠杆菌)在膀胱内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此时,不仅可引发膀胱炎,还会对膀胱黏膜连续产生不良刺激,久而久之,膀胱黏膜在细菌和致癌物质的双重刺激下,可逐渐由炎症、糜烂而导致癌变。
因此,要想预防膀胱癌的发生,就应该充分饮水,使尿液稀释后及时排出,这样,尿液中的细菌和致癌物质就相对降低,可以减少对膀胱黏膜的刺激和损害,起到预防膀胱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