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叶
紫苏叶为唇形科植物紫苏和野紫苏的叶带叶小软枝。紫苏一年生草本。南方7至8月,北方8至9月,枝叶茂盛时收割,摊在地上或悬于通风处阴士,干后将叶摘下即可。
苏叶的形态特征
紫苏叶叶片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至11厘米,宽2.5至9厘米,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腺鳞,叶柄长2至5厘米,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嫩枝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苏叶的性味
味:辛,性:温。
苏叶的归经
归肺、脾经。
苏叶的功效及应用
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理气和中,安胎,解毒之功。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气喘,脘腹胀闷,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食鱼蟹中毒,痈疮蛇毒辣。
古代医家对苏叶的相关论述
1、《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2.孟诜:除寒热,治冷气。
3.《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
4.《本草图经》:通心经,益脾胃。
5.《履巉岩本草》: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6.《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7.《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8.《本草逢原》:能散血脉之邪。
苏叶的食用禁忌
1.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慎服。
2.《本草经疏》: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
火升作呕者亦不宜。
3.《本草通玄》:久服泄人真气。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慎服。
苏叶食疗方
苏叶姜糖饮
食材:苏叶5克、生姜3克、葱白2条、红糖适量。
做法:将生姜、苏叶、葱白洗净后放入锅中煮沸,放入红糖搅匀即可饮用。
功效:发汗解表,祛寒健胃。
应用:适用于风寒感冒见发热、恶寒、头身痛、鼻塞流清涕、无汗,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症。
温馨提示:王医师是
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8:00-12:00 14:00-17:00)出诊!
每周四、周日休息!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专权,敬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