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眩晕高发,特别是老年朋友,需警惕是她导致的。

王泽涟医生 发布于2022-10-19 09:59 阅读量9694

本文由王泽涟原创


椎动脉型颈椎病

由于颈部交感神经受激惹致椎动脉受累可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称之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压迫综合征、颈性眩晕、椎动脉缺血综合征、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之脊髓型颈椎病略为多见,因其中大多系由于椎节不稳所致,易经非手术疗法治愈或好转,故住院及需手术者较少。本型主要引起头痛症状。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因

本病是因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致使椎动脉遭受刺激或压迫,以致血管狭窄、折曲而造成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所致。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1.颈椎病的一般症状

如颈痛、后枕部痛、颈部活动受限等。如波及脊髓或脊神经根,则出现相应的症状。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症状


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1)偏头痛 以颞部为剧,多呈跳痛或刺痛。

(2)迷路症状 主要为耳鸣、听力减退及耳聋等症状。

(3)前庭症状 主要表现为眩晕,

(4)记忆力减退。

(5)视力障碍 出现视力减退、视物模糊、复视、幻视及短暂的失明等。

(6)精神症状 以神经衰弱为主要表现,多伴有近事健忘、失眠及多梦现象。

(7)发音障碍 主要表现为发音不清、嘶哑及口唇麻木感等,严重者可出现发音困难,甚至影响吞咽。

(8)猝倒 即当患者在某一体位头颈转动时,突感头昏、头痛,患者立即抱头,双下肢似失控状发软无力,随即跌(坐)倒在地。


3.自主神经症状

临床上以胃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症状为多。个别病例可出现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及眼球内陷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1.非手术疗法为主  以牵引、理疗、按摩、中草药外敷、颈围外用及间断性或持续性颈椎牵引等均可减轻症状。

2.避免与消除各种诱发因素  应注意睡眠及工作时的体位,避免长期屈颈、头颈部外伤、劳损及寒冷刺激。

3.手术疗法  患者具有以下三种情况时方可考虑施术,可行颈前路侧前方减压术。

4.该型行颈椎整脊手法复位有确切疗效。

5.中医中药辨证论治。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防护

1.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3.注意颈肩部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部肌肉的锻炼。


4.避免损伤:避免和减少急性颈椎损伤,如避免猛抬重物、紧急刹车等。


5. 防寒防湿:防风寒、潮湿,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时受风寒侵袭。颈椎病患者常与风寒、潮湿等季节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风寒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速度降低,有碍组织的代谢和血液循环。冬季外出应戴围巾或穿高领毛衫等,防止颈部受风、受寒。


温馨提示:王医师是

      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8:00-12:00 14:00-17:00)出诊!

      每周四、周日休息!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专权,敬请联系本人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