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椎骨质增生症
腰椎骨质增生症为“腰椎退行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之俗称,是中老年人常患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常累及负重和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主要病理改变以退变和骨质增生为主。
腰椎骨质增生症的病因病机:
1.年龄因素:
人体的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由于运动磨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退行性改变,绝大部分60岁以上的正常人拍片时均可发现腰椎的骨刺形成,椎间隙狭窄等退变老化现象。
2.劳损因素:
腰椎的退变过程,除随年龄变化以外,还与腰椎劳损有很大关系,腰椎长期受到反复劳损以及过度活动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则有可能加速腰椎的退变,使椎间盘突出,骨刺的形成并不断增大;反之,注意腰部的休息和保养,就可以减缓腰椎的退变速度和骨刺的进展。
3.外伤史:
青少年时代的腰椎外伤,也是中年以后发生腰椎骨质增生的重要外因。
4.姿势不正确:
腰椎骨质增生症年轻患者主要是与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同时姿势不正确导致睡软的席梦思床垫,长时间睡姿不正确也会导致腰椎骨质增生。
可能引起腰椎骨质增生的相关职业
腰椎的退变过程,除随年龄变化以外,也与腰椎是否长期过度的屈伸活动及负重损伤等因素有关,这是腰椎退变及发病的外在因素。某些腰部负重过大以及腰部容易受到外伤的职业,腰椎退变的速度要快一些,出现腰椎疾病的可能性也要大一些。例如,重体力劳动者、经常肩扛背托重物者,某些运动员如举重、体操、摔跤及其它剧烈运动,都很容易损伤腰椎,加重腰椎的劳损及退变,这就不难理解,有不少专业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到了中老年以后,容易出现腰椎骨质增生。
青少年时代的腰椎外伤,也是中年以后发生腰椎骨质增生的重要外因。而近些年腰椎骨质增生年轻患者的比例在增加;像一些必须久坐、久站,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工作族群也都可能发生,如从事IT行业、电脑族、老师,会计、司机、打字员、手工艺品制作者等腰椎容易发生骨质增生。
腰椎骨质增生症的临床表现:
早期患者自觉腰部有僵硬感,以晨起为重,活动后稍减,但劳累后则酸痛加重。逐渐表现为间歇性腰背酸痛、沉重,活动受限,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偶尔可至小腿,腰前屈或搬重物、坐势不良、床垫太软等均可加重症状,但未发作间期可完全正常。少数病人出现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刺激症状,急性发作或症状加剧时甚至可卧床不起。患者多在30~40岁以上,男多于女。
腰椎骨质增生症的治疗:
1.镇痛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在急性期时疼痛时,可以适当服用止痛药对症治疗,减轻疼痛。
2.物理疗法:腰椎骨质疏松症可采用间动电流疗法,或超短波电疗法,超声波疗法,亦可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
3.针灸疗法:补肾散寒,疏风通络是针灸治疗的原则。配合艾灸、火罐可有辅助治疗作用。
4.中医辨证论治:以祛风散寒、利湿活络、温经活血、化瘀止痛为治则。
5.推拿按摩治疗:本症多有明显疗效。对继发性者,要注意结合运用治疗原发病症的整脊复位手法,综合施治。
腰椎骨质增生症的防护
1.查明原因:根据引起腰椎骨质增生症不同的原因,积极治疗,及时控制体内各种炎症,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尤其是要避免腰椎间盘病变。
2.注意保暖:平时应尽量保持温暖,做到及时增减衣服,以避免寒凉、潮湿等诱因。
3.加强饮食营养:对因疼痛引起食欲不振者,要鼓励患者多进些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的食物,以保证机体的营养,增强抵抗能力。
4.加强体育锻炼:经常坚持立、卧、仰卧以及腰背肌的活动练习,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
5.自行按摩:常对腰背、腿、足等部位进行按摩,以促使局部气血流通。
6. 避免长时间弯腰:如开车、久坐、“葛优瘫”等。
温馨提示:王医师是
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8:00-12:00 14:00-17:00)出诊!
每周四、周日休息!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专权,敬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