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眼肉
又称桂圆,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7~10月果实成熟时采摘,烘干或晒干,剥去果皮,取其假种皮。或将果实入开水中煮10分钟,捞出摊放,使水分散失,再烤一昼夜,然后剥取假种皮,晒干。
龙眼树的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通常10余米,间有高达40米、胸径达1米、具板根的大乔木;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叶连柄长15-30厘米或更长;小叶4-5对,很少3或6对,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长6-15厘米,宽2.5-5厘米,顶端短尖,有时稍钝头,基部极不对称,上侧阔楔形至截平,几与叶轴平行,下侧窄楔尖,腹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粉绿色,两面无毛;侧脉12-15对,仅在背面凸起;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毫米。
龙眼肉的性味:
味:甘;性:温。
龙眼肉的归经:
归心、脾经。
龙眼肉的功效及应用:
具有:补心脾,益气血,健脾胃,养肌肉。思虑伤脾,头昏,失眠,心悸怔忡,虚赢,病后或产后体虚,及由于脾虚所致之下血失血症。[
龙眼肉的服用禁忌:
内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忌服。
古代医家的龙眼肉的相关论述:
①《本经》:"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
②《别录》:"除虫,去毒。"
③《开宝本草》:"归脾而能益智。"
④《日用本草》:"益智宁心。"
⑤《滇南本草》:"养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
⑥《本草通玄》:"润肺止咳。"
⑦《得配本草》:"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怔忡。"
⑧《泉州本草》:"壮阳益气,补脾胃。治妇人产后浮肿,气虚水肿,脾虚泄泻。"
龙眼肉食疗方:
龙眼莲藕汤
食材:莲藕500克、枣(干)50克,龙眼肉50克,红枣10克。
做法:莲藕洗净,切成厚件。桂圆肉和红枣也分别洗净。莲藕、龙眼肉、红枣一起放进煲内,水可以稍加多,煮至泌水呈现浅红色便可。
功效:补血养血。
龙眼肉粥
食材:龙眼肉15克,红枣15克,粳米100克。
做法:1.粳米淘洗干净,红枣洗净备用;2.将粳米和龙眼肉、红枣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熬30分钟,直至米煮烂,加适量白糖。
功效:健脾养心,补血安神。
龙眼肉红枣饮
食材:龙眼肉15克、黑木耳15克、红枣15枚、冰糖适量。
做法:把龙眼肉、木耳和红枣泡后,放在碗内,放冰糖和水,蒸30分钟。
功效:滋阴活血、补气养血;对贫血、眩晕症、月经不调、失眠症有疗效。
温馨提示:王医师是
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8:00-12:00 14:00-17:00)出诊!
每周四、周日休息!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专权,敬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