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来袭,注意您的口腔!

王泽涟医生 发布于2022-09-21 10:38 阅读量234

本文由王泽涟原创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


 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

口腔溃疡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口腔溃疡的临床表现:

1、轻型口疮 好发于口腔粘膜角化差的部位,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数目不等,散在分布,边缘整齐,周围有红晕,感疼痛,有自限性及复发史,愈后不留瘢痕。


2、疱疹样口疮 溃疡小且数目可多达20个以上,分布较广泛,无成簇及融合现象,患者有疼痛及伴有头痛,低热等全身症状,愈后不留瘢痕。


3、腺周口疮 好发于唇内侧及口角区粘膜,溃疡多单个发生,且大而深,呈“弹坑”状,边缘隆起,底不平微硬,病程长,愈后可留下瘢痕。


4、白塞综合征 若已出现口,眼及生殖器,皮肤损害时,则应结合其他系统损害分折进行诊断。


口腔溃疡的治疗:

(一)局部治疗

主要目的是消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治疗方法较多,根据病情选用:


1、含漱剂


1:5000氯已定洗必泰溶液,1:5000高锰酸钾溶液,1:5000呋喃西林溶液等。


2、含片


杜米芬含片,溶菌酶含片,氯已定含片。


3、散剂


冰硼散,锡类散,青黛散,养阴生肌散等是中医治疗口腔溃疡的主要药。此外,复方倍他米松撒布亦有消炎、止痛、促进溃疡愈合作用。


4、药膜


其基质中含有抗生素及可的松等药物。贴于溃疡上,有减轻疼痛,保护溃疡面,促进愈合的作用。

 

(二)全身性治疗:


中医对“口疮”有较详细的描述及辨证治疗,可根据每人体质不同性辨证论治调理,可取得良效。

 

口腔溃疡的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辛辣性食物和局部刺激。

2、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避免事情和着急。

3、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注意生活规律性和营养均衡性,养成一定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温馨提示:王医师是

      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8:00-12:00 14:00-17:00)出诊!

      每周四、周日休息!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专权,敬请联系本人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