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润燥是关键,选她错不了!

王泽涟医生 发布于2022-08-29 11:05 阅读量2694

本文由王泽涟原创

麦门冬

麦门冬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的块根。别名:沿阶草(《江西通志》),又名:羊韭、马韭、羊荠、爱韭、禹韭、忍陵、不死药、仆垒、随脂(《吴普本草》),羊耆、禹葭(《别录》),阶前草(《纲目》),书带草、秀墩草(《群芳谱》),马粪草、家边草、韭叶麦冬。

 
麦门冬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地下具细长匍匐枝,节上被膜质苞片:须根常有部分膨大成肉质的块根。叶丛生,窄线形,长,15~40厘米,宽1~4毫米,先端钝或锐尖,基部狭窄,叶柄鞘状,两侧有薄膜。花茎长6.5~14厘米;总状花序顶生;苞片膜质,每苞腋生1~3花;花淡紫色,偶为白色,形小,略下垂;花被6片,开展,卵圆形;雄蕊6,花丝不明显,较短于花药,花药先端尖;子房半下位,3室。浆果球状,成熟时深绿色或黑蓝色,直径5~7毫米。花期7月。果期11月。

 

麦门冬的性味:

味:甘、微苦;性:寒。

 

麦门冬的归经:

入肺、胃、心经。

 

麦门冬的食用禁忌:

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

 
麦门冬的功效及应用:

具有: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古代医家对麦门冬的相关论述:

①《本经》:"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

②《别录》:"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

③《药性论》:"治热毒,止烦渴,主大水面目肢节浮肿,下水。治肺痿吐脓,主泄精。"

④《本草拾遗》:"治寒热体劳,下痰饮。"

⑤《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安魂定魄,时疾热狂,头痛,止嗽。"

⑥《本草衍义》:"治心肺虚热。"

⑦《珍珠囊》:"治肺中伏火,生脉保神。"

⑧《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治经枯乳汁不下。"

⑨《用药心法》:"补心气不足及治血妄行。"

⑩《南京民间药草)):"治妇女湿淋。"

⑾《福建民间草药》:"能清心益肝,利尿解热,治小便淋闭,小儿肝热。"

⑿《安徽药材》:"治咽喉肿痛。"

 

麦门冬食疗方:


麦冬栗米粥

食材:栗米100克,鲜竹叶10克,麦冬15克

做法:麦冬、甘草洗净,用干净的沙布包住,封口,加水煎,取汁,然后加大米煮粥。

功效:泻热除烦,化痰,润肺清心。

 
麦冬石斛瘦肉汤:

食材:猪瘦肉60g、麦冬15g、石斛l0g、红枣5枚。

做法:将猪瘦肉洗净,切块。把全部用料放人砂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熟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具有清热养胃,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糖尿病胃阴不足,证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小便量多等。

 
麦冬玄参甘桔茶:

食材:麦冬6g、玄参5g、桔梗3g、生甘草3g。

做法:上药共为细末,和匀过筛,制成1包,沸水冲饮。

功效:此茶具有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作用。适宜于肺阴不足,干咳无痰,口咽燥热等症。


温馨提示:王医师是

      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8:00-12:00 14:00-17:00)出诊!

      每周四、周日休息!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专权,敬请联系本人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