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低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由于全身症状轻,病程短,往往认为本病无关紧要,但是近年来在风疹暴发流行中,重症病例屡有报道。
中医对风疹的相关论述:
风痧是感受风热时邪引起的急性出疹性疾病。以轻度发热,咳嗽,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本病一般证情较轻,多见邪犯肺卫证,恢复较快,少见并发症,故有称之为“皮肤小疾”。
风疹的中医病因病机:
1.风痧病因为感受风热时邪,主要病机为邪毒与气血相搏,外泄肌肤所致。
2.风热时邪从口鼻而入,郁于肺卫,蕴于肌腠,与气血相搏,邪毒外泄,发于肌肤。
3.邪轻病浅,一般只伤及肺卫,故见恶风,发热,咳嗽等症,皮肤发出皮疹色泽浅红,分布均匀,邪泄之后迅速康复。
4.若邪毒重者则可见高热烦渴,疹点红艳紫赤、密集等热毒内传营血、气营两燔证候。邪毒与气血相搏,阻滞于少阳经络则发为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
风疹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16~21天,平均18天,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感染风疹病毒后常有发热、头痛、咽痛、流涕等轻微前驱症状和枕骨下、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约1~2天从面颈部开始出现淡红色斑疹、斑丘疹,24h内蔓延躯干、四肢。
2.皮疹特点是历时短、消失快。躯干部皮疹可融合,四肢皮疹散在不融合。一般第3天皮疹迅速消退,不留痕迹,有时可有轻度脱屑。软腭可见针头大小的红色瘀点,皮疹一出现前驱症即消失,但淋巴结肿大持续时间长,伴触痛,但不化脓。
3.风疹是良性传染病,一般预后良好。并发症少见,有时可并发气管炎、中耳炎、关节痛、紫癜等。
4.孕妇在早期妊娠(4个月内)如患风疹后可致流产、早产、死产及胎儿畸形(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风疹的临床诊断:
1.患儿有风疹接触史。
2.病初类似感冒,发热1—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1天后布满全身,出疹l—2天后,发热渐退,疹点逐渐隐退。疹退后可有皮屑,无色素沉着。
3.耳后、枕部及颈后淋巴结肿大。
4.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减少,分类以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清学检测风疹病毒抗体,患儿恢复期较病初期血清抗体增加4倍以上可确诊。
风疹的治疗原则:
风痧的治疗,以疏风清热解毒为原则。邪在肺卫者,治以疏风清热透疹;邪在气营者,治以清热凉营解毒。
风疹的防护:
1.风痧流行期间,避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
2.保护孕妇,尤其妊娠早期3个月内,避免与风痧病人接触。
3.有条件者对儿童、婚前女子接种风疹疫苗,可预防本病。
4.出疹期间不随便外出,防止交叉感染,发生其他合并症。
5.注意休息与保暖,衣服柔软,皮肤瘙痒时切莫抓挠,以免皮肤破损感染。
6.体温较高者,可用物理降温法,同时多饮开水。
7.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吃辛辣、煎炸食物。
温馨提示:王医师是
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8:00-12:00 14:00-17:00)出诊!
每周四、周日休息!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专权,敬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