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宝宝发烧需及时处理,容易引起

王泽涟医生 发布于2022-07-09 07:10 阅读量913

本文由王泽涟原创


小儿暑温


小儿暑温是小儿夏日感受暑温邪毒引起的时行疾病。临床以高热、抽风、昏迷为主症,发病急骤,变化迅速,易出现内闭外脱、呼吸障碍等危象,重症病例往往留有后遗症,导致终生残疾。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本病尚有“暑风”、“暑痉”、“暑厥”之名,“暑风”者手足搐搦而动;“暑痉”以项强或角弓反张为名;“暑厥”则必见手足逆冷。均属小儿急证。

 

本病发病季节多在7、8、9月盛夏时节;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年龄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尤以2-6岁儿童发病率高,且有较强传染性。

 

小儿暑温的病因病机:


本病系感染暑温邪毒而发病。夏季暑气当令,暑温邪毒易于流行,其邪伤人最速,特别是小儿时期神怯气弱,气血未充,脏腑未坚,一旦被暑温邪毒所侵,正不胜邪,则卒然发病。


 


小儿暑温的临床表现:


1.轻型:相当于邪在卫气。发热不重,体温在38℃左右,轻度头痛,恶心呕吐,轻度嗜睡,神志清楚。


2.重型:相当于邪在气营或邪在营血。持续高热、体温达40℃或更高,深度嗜睡,神志模糊或昏迷,头痛、狂躁,频繁抽搐。


3.极重型或暴发型:相当于内闭外脱危象。体温急骤上升至41℃以上,迅速转入昏迷,抽风不止,甚至突然发生喉间痰鸣,或呼吸浅弱不整,瞳仁大小不等,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小儿暑温的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原则以清热、豁痰、开窍、熄风为主。急性期以解热为关键,热在表者,宜清暑透表,使邪从外泄;在里者,宜甘寒清热或通腑泄热;邪郁化火,人营人血,则苦寒或咸寒清营泻火。结合痰、风之证,分别施以开窍豁痰,镇惊熄风等法。后期以扶正祛邪为原则。(注:具体分型需结合个人体质综合辨证,建议专科医师协助诊疗。此病发病急,发展快速,宜中西结合治疗)


 
 

小儿暑温的防护:


1、盛夏季节发现高热、抽痉、昏迷病人需密切观察,及时采取诊断、治疗措施,力求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产生严重后遗症或生命危险。


2、家庭应保持通风凉爽,严密观察小孩体温、脉搏、呼吸、神识、血压等情况。


3、营养充分,急性期宜给清淡而富营养的流汁食物,如豆浆、牛奶、西瓜水、绿豆汤、稀米汤等,水分必须充足。


4、避免高温下外出爆嗮,做好防暑。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专权,敬请联系本人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