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来临,儿童溺水需多发,敬请防范。

王泽涟医生 发布于2022-07-06 07:22 阅读量1448

本文由王泽涟原创


溺水

人落水后,水、泥沙街道的阻塞呼吸道,或因呼吸道痉挛而引起缺氧、窒息、死亡。落水被淹后一般4~6分钟即可致死。溺水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和老人,以误落水中为多,偶有投水自杀者,意外事故如遇有洪水、船只沉翻等也是重要原因。

 

溺水的临床表现:

1、由于溺水时间长短,病情轻重不一,时间短即在喉痉挛早期(淹溺1~2min内)获救,则主要为一过性窒息的缺氧表现,获救后神志多清醒,有呛咳,呼吸频率加快,血压增高,胸闷胀不适,四肢酸痛无力。

2、在喉痉挛晚期(淹溺3~4min内)获救则窒息和缺氧时间较长,可有神志模糊、烦躁不安或不清,剧烈咳嗽、喘憋、呼吸困难、心率慢、血压降低、皮肤冷、发绀等征象。

3、在喉痉挛期之后则水进入呼吸道、消化道的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睑面水肿、眼充血、口鼻血性泡沫痰、皮肤冷白、发绀、呼吸困难,双肺水泡音,上腹较膨胀。

4、淹溺时间达5min以上时表现神智昏迷、口鼻血性分泌物、发绀重、呼吸憋喘或微弱浅表、不整、心音不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以至瞳孔散大、呼吸心跳停止。

 

溺水的现场紧急处理:


1、不会游泳者的自救

(1)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2)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3)呼吸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

(4)切记: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2、会游泳者的自救

(1)一般是因小腿腓肠肌痉挛(腿抽经)而致溺水,应平心静气,及时呼人援救。

(2)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

(3)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

(4)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和慢慢向岸上游去,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患处。

(5)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泳,以两足游泳。

 
3、互救

(1)救护者应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

(2)对筋疲力尽的溺水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

(3)对神志清醒的溺水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溺水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边。

(4)如救护者游泳技术不熟练,则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溺水者握住再拖带上岸。

(5)救援时要注意,防止被溺水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如被抱住,不要相互拖拉,应放手自沉,使溺水者手松开,再进行救护。


 4、医疗或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

(1)第一目击者在发现溺水者后立即拨打120。

(2)第一目击者或急救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后,首先将溺水者救上岸。

(3)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泥沙,呕吐物等。松解衣领、钮扣、乳罩、内衣,腰带,背带等,但注意保暖,必要时将舌头用手巾、纱布包裹拉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4)控水(倒水)。①急救者一腿跪在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其大腿上,使其头下垂,接着按压其背部,使胃内积水倒出。②急救者从后、抱起溺者的腰部,使其背向上,头向下,也能使水倒出来。

(5)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挤压和吸氧。在运输中也不能停顿,坚持数小时至更长,判定好转或死亡,才能停止。

(6)用手按掐:人中、涌泉等穴。

 

古代医家对溺水的相关论述:

钱青抡曰∶溺死切忌倒提出水,火烘无救,用锅子合地,急将死者脐对着锅脐覆上,用人扶牢,徐徐推锅转移走,箸夹口中,出腹中之水,其人即活。

 

澄曰∶凡水溺之人,夏天可救,冬天难救,捞起时切勿倒控,急急将口撬开,横衔箸一只,使可出水。用竹管吹其两耳,研生半夏末吹其鼻孔,用皂角末置管中,吹其谷道。如系夏月,用牛一只,将溺人肚皮横覆牛背之上,两旁令人扶住,牵牛缓缓行走,腹中之水,自然从口中大小便流出。再用苏合丸化开灌之,或生姜汁灌之。

 

若无牛以活人仰卧,令溺人如前将肚皮横覆活人身上,活人将身子微微动摇,水亦可出。若一时无牛,活人不肯为,即用栲栲一只,将溺人覆其上亦可。

 

又曰∶如系冬月,急将湿衣解去,一面炒盐用布包熨脐,一面浓铺被褥,取灶内暖草灰多多铺于被褥之上,令溺者覆卧其上,肚下垫以棉枕一个,仍用草灰将遍身覆盖,灰上再加浓被,不可把灰眯于眼内。即撬口衔箸,灌苏合丸生姜汤,吹耳鼻谷道等法,冬夏一般。急救醒后宜少饮温酒,夏天只与清粥饮之。盖灰性暖而能拔水,凡蝇溺水而死者,以灰埋之,少顷即活,以其明验也。

 

又曰∶溺水死者,鸭血灌之,立活。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专权,敬请联系本人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