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该用的姜是她,而不是家里的生姜!

王泽涟医生 发布于2022-05-31 07:55 阅读量511

本文由王泽涟原创

干姜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干姜的形态特征

呈扁平块状,具指状分枝,长3~7cm,厚1~2cm。表面灰黄色或浅灰棕色,粗糙,具纵皱纹及明显的环节。分枝处常有鳞叶残存,分枝顶端有茎痕或芽。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粉性或颗粒性,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及黄色油点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干姜的性味

味:辛;性:热。


干姜的归经

归脾、胃、肾、心、肺经。

 

干姜的功效及应用

具有:温中逐寒,回阳通脉之功。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次喘咳,风寒湿痹,阳虚吐、衄、下血。




古代医家对干姜的相关论述


①《本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潞下痢。生者尤良。"

②《别录》:"治寒冷腹痛,中恶、霍乱、胀满,风邪诸毒,皮肤间结气,止唾血。"

③《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

④《唐本草》:"治风,下气,止血,宣诸络脉,微汗。"

⑤《日华子本草》:"消痰下气,治转筋吐泻,腹藏冷,反胃干呕,瘀血,扑损,止鼻洪,解冷热毒,开胃,消宿食。"

⑥《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

⑦王好古:"主心下寒痞,目睛久亦。""经炮则温脾燥胃。"

⑧《医学入门》:"炮姜,温脾胃,治里寒水泄,下痢肠澼,久疟,霍乱;心腹冷痛胀满,止鼻衄,唾血,血痢,崩漏。"

⑨《药品化义》:"炮姜,退虚热。"

⑩《长沙药解》:"燥湿温中,行郁降浊,下冲逆,平咳嗽,提脱陷,止滑泄。"




干姜服用禁忌


1.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孕妇慎服。


2.《本草经集注》:"秦椒为使。恶黄连、黄芩、天鼠矢。杀半夏、莨菪毒。"


3.《本草经疏》:"久服损阴伤目。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吐血,表虚有热汗出,自汗盗汗,脏毒下血,因热呕恶,火热腹痛,法并忌之。"

  

干姜食疗方




姜艾薏苡仁粥


食材:干姜、艾叶各12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将前两味用水煮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


功效:温阳、化淤、散寒、除湿。


应用:适用于寒湿凝滞所致小便清长,淋漓不尽等症。 



干姜枸杞鲤鱼


食材:鲤鱼1条,干姜12克,枸杞15克,料酒、盐、味精适量。做法:鲤鱼与干姜、枸杞同煎,煮开,加料酒、盐、味精适量调味即成。


功效:温中散寒,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应用:适用于肾阳虚衰引起的阳痿、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倦怠等。


温馨提示:王医师是

      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8:00-12:00 14:00-17:00)出诊

      每周四、周日休息!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专权,敬请联系本人删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