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多吃她,既祛湿又减脂!

王泽涟医生 发布于2022-05-17 07:56 阅读量609

本文由王泽涟原创


丝瓜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老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丝瓜的形态特征:


茎、枝粗糙,有棱沟,被微柔毛。卷须稍粗壮,被短柔毛,通常2-4歧。叶柄粗糙,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通常掌状5-7裂,裂片三角形上面深绿色,粗糙,有疣点,下面浅绿色,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的短柔毛。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5-20朵花,生于总状花序上部;雄蕊通常5,花初开放时稍靠合,最后完全分离。雌花单生,花梗长2-10厘米;子房长圆柱状,有柔毛,柱头膨大。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呈网状纤维。种子多数,黑色,卵形,平滑,边缘狭翼状。花果期夏、秋季。



丝瓜的性味:


味:甘;性:凉。

 

丝瓜的归经:


入肝、胃经。

  

丝瓜的功效及应用:


1、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经络、行血脉、美容、抗癌等功效,并可治疗诸如痰喘咳嗽、乳汁不通、热病烦渴、筋骨酸痛、便血、脂肪瘤及皮里肉外的痰核等病症。


2、清热化痰;凉血解毒。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下血,痔疮出血;血淋;崩漏;痈疽疮疡;无名肿毒;水肿。


3、丝瓜翠绿鲜嫩,清香脆甜,是夏日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一道佳菜。


 


古代医家对丝瓜的相关论述:


1.《学圃杂疏》:丝瓜,北种为佳,以细长而嫩者为美。性寒,无毒,有云多食之能萎阳,北人时啖之,殊不尔。然用其蒂可治小儿痘;汁滴瓶中,能消痰火,其凉可知矣。


2.《本草求真》:丝瓜性属寒物、味甘体滑。凡人风痰湿热,蛊毒血积,留滞经络,发为痈疽疮疡,崩漏肠风,水肿等症者,服之有效,以其通经达络,无处不至。但过服亦能滑肠作泄,故书有言,此属菜中不足,食之当视脏气以为可否也。朱震亨:治痘疮不快,枯者烧存性,入朱砂研末,蜜水调服。


3.《本草蒙筌》:治痘疮脚痛,烧灰,敷上。


4.《医学入门》:治男妇一切恶疮,小儿痘疹余毒、并乳疽、疔疮。


5.《纲目》:煮食除热利肠。老者烧存性服,去风化痰,凉血解毒,杀虫,通经络,行血脉,下乳汁;治大小便下血,痔漏崩中,黄积,疝痛卵肿,血气作痛,痈疽疮肿,痘疹胎毒。


6.汪连仕《采药书》:天骷髅,治妇人白带血淋,臌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


7.《陆川本草》:生津止渴,解暑除烦。治热病口渴,身热烦躁。

 

丝瓜的食用禁忌:


1.《滇南本草》:不宜多食,损命门相火,令人倒阳不举。


2.《本经逢原》:丝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

 

丝瓜食疗方:


丝瓜瘦肉汤:


食材:鲜丝瓜250克左右切块,猪瘦肉200克左右切片。


做法:加水适量共煮汤,煮熟后用食盐调味,佐餐食用。


功效:有清热利肠,解暑除烦作用。适用于夏天暑热烦渴,初期内痔大便出血等症。



丝瓜鱼头汤


食材:丝瓜1斤,鲜鱼头1个,豆腐4块,生姜3片。


做法:丝瓜去角边,洗净切角形;鱼头洗净,切开两边;豆腐用清水略洗。将鱼头和生姜放入煲里,注入适量滚水,旺火煲十分钟,放入豆腐和丝瓜,再用文火煲15分钟,调味食用。


功效:清热泻火,养阴生津,凉血解毒,洁肤除班斑,通经络,化痰。用于热病、暑热烦渴、痰喘咳嗽、筋脉酸痛、气血阻滞。


温馨提示:王医师是

      每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六(8:00-12:00 14:00-17:00)出诊

      每周四、周日休息!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专权,敬请联系本人删除)

相关疾病: